[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698.6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闵磊;陈卓;李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电源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步骤包括:车辆具有多种使用场景,且不同使用场景配置有不同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每种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具有至少一个用电设备,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信息;整车根据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切换到对应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即只开启该电源智能管理模式下的用电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实现了整车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达到节能和提高用户体验,使得整车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物联化的发展需求,新能源汽车上新增了越来越多的新功能,比如APP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活体监测、手势控制、防盗监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这些新功能的增加势必带来整车用电设备大量增加,这将对整车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维护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我们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电源管理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能实现整车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达到节能和提高用户体验,使整车更加智能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源管理方法,车辆具有多种使用场景,且不同使用场景配置有不同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每种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具有至少一个用电设备 ,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信息;
整车根据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切换到对应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即只开启该电源智能管理模式下的用电设备 。
进一步,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包括驻车模式、迎宾模式、娱乐模式、准备模式和行驶模式。
进一步,所述整车根据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切换到对应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具体为:
当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用户用车完成远离车辆或有锁车指令时,整车进入驻车模式;
当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用户靠近车辆或有解锁指令时,车辆进入迎宾模式;
当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用户进入车辆且在车上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休息时,车辆进入娱乐模式;
当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用户进入车辆,操作车辆进入可行使模式且车辆未行驶时,整车进入准备模式;
当车辆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用户进入车辆且开始驾驶车辆时,车辆进入行驶模式。
进一步,所述行驶模式下归类的用电设备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联网系统、智能电子换挡、Wifi模块、自动驾驶控制器、座椅控制器、仪表、车机、360全景、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车内监控、行车记录仪、低速行人报警、语音精灵、方向盘控制器、车身控制器、无钥匙进入、灯光控制器、背门控制器、胎压监测、智能后视镜、无线充电、NFC模块、蓝牙模块、车窗控制器、天窗控制器、倒车雷达、外后视镜、电子雨刮、安全气囊、助力转向控制器、电子转向锁、电源管理单元、助力制动控制器、安全稳定控制器、电子手刹、电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电源分配系统控制器、空调控制器、交流放电枪、智能机器人、指纹识别、驾驶员监测和电池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驻车模式下归类的用电设备包括车联网系统、Wifi模块、360全景车内监控、车身控制器、无钥匙进入、NFC模块、蓝牙模块和指纹识别。
进一步,所述准备模式下归类的用电设备包括整车控制器、车联网系统、智能电子换挡、Wifi模块、座椅控制器、仪表、车机、360全景、车内监控、行车记录仪、低速行人报警、语音精灵、方向盘控制器、车身控制器、无钥匙进入、灯光控制器、胎压监测、智能后视镜、无线充电、NFC模块、蓝牙模块、车窗控制器、天窗控制器、倒车雷达、外后视镜、电子雨刮、助力转向控制器、电子转向锁、电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电源分配系统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智能机器人、指纹识别、驾驶员监测、电池控制器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