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8329.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左顺伍;汪学兵;王波;汪良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耀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5 | 分类号: | F16H57/025;F16H57/039;F16H57/023;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安装 减速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及操作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双纹路螺杆,底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分别与左滑块和右滑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本体,减速机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转轴,输入转轴的外部通过平键连接有蜗杆,输入转轴的一端延伸至上壳体外部。本发明利用双纹路螺杆的转动带动两个夹板进行同时运动,使得夹板通过楔形槽与减速机本体的楔形块进行配合,进而使得减速机本体的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因此实现了减速机安装拆卸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对减速设备,使得输入的转速进行降低,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中国专利号201610694638.9,公开了一种立磨减速机,包括圆形的箱体、静压轴承和输出法兰,静压轴承可移动的设置于箱体内部,箱体内部设有可拆卸的、用于限制静压轴承径向移动的限位部件,输出法兰设置在箱体上部,输出法兰上设有法兰通孔,法兰通孔与静压轴承对应设置,且法兰通孔的面积比静压轴承截面面积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磨减速机中,静压轴承设置在箱体内部,并设置有用于对静压轴承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在输出法兰上设置的法兰通孔可以使静压轴承便于取出,取出方式可以采用牵引等方式将静压轴承牵引出箱体。上述装置使立磨减速机的静压轴承实现了在线可维性,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杜绝了由于拉出减速机时的安全风险。
上述的201610694638.9专利中,虽然能够实现减速机在线可维的效果,但减速机的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导致减速机的安装拆卸时不方便,且减速级数少,导致减速机的减速性能不佳,且安装时固定不牢固,导致减速机工作时产生晃动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及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及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拆卸不方便、减速级数低导致减速性能不佳、安装后不牢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安装的减速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双纹路螺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分别与左滑块和右滑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本体;
所述减速机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入转轴,所述输入转轴的外部通过平键连接有蜗杆,所述输入转轴的一端延伸至上壳体外部,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通过平键连接有蜗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通过平键连接有主动伞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出转轴,所述输出转轴的一端贯穿下壳体焊接有从动伞齿轮,且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本体的底部两侧外壁一体成型有楔形块,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外壁均开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楔形块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开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部插接有销柱,所述双纹路螺杆的外部开有限位槽,所述销柱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双纹路螺杆的一端插接在定位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活动插接有连接柱,所述双纹路螺杆的一端插接于连接柱的内部,所述双纹路螺杆位于连接柱内部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通过轴铰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顶部外壁一体成型有加力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耀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耀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