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B板及其设计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500.5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倩倩;张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4 | 分类号: | G06F30/394;G06F1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及其 设计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B板设计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PCB板,包括获取用于承载传输线的传输介质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的尺寸大于待布线PCB板的尺寸;将待布线PCB板的边框和传输线在待布线PCB板中的布线网络复制到仿真模型中;移动仿真模型或者移动边框和布线网络,以使边框和布线网络遍历仿真模型中的不同位置,并仿真传输线在每一个位置处的编织效应;确定与最小的编织效应仿真结果对应的位置为待布线PCB板和传输线的设定位置。本申请中的设计方法将待布线PCB板的边框和传输线的布线网络遍历仿真模型中的不同位置,并对一个位置处的编织效应进行仿真,确定与编织效应最小的仿真结果对应的位置设定位置,使编织效应最小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电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及其设计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一般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部件。随着器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信号速率越来越高,PCB板的传输线的设计对传输线上高速信号的信号完整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传输线设置在传输介质上,传输介质是由玻璃纤维纱编织后再浸润环氧树脂加工形成的。高速信号在PCB板设计时通常是以差分对P和N的形式呈现,通常在设计时要保证P和N的走线环境要尽量一致,包括线宽间距、走线长度的匹配、P和N周围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一致性等。传输线周围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了信号在PCB板上的传输延迟,介电常数越高,信号的传播速度就越慢。由于玻璃纤维纱和环氧树脂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从而就会带来时延等一系列信号完整性问题,即传输线编织效应。
目前为了抑制编织效应通常是将传输线与编织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得一对差分线的P和N在它们的走线路径上不总是走在玻璃纤维上或者是环氧树脂上,编织效应对两个线的影响近似相等。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PCB设计时做10度走线设计,另一种是旋转PCB设计加工文件,使得整个PCB板卡上的信号与传输介质成一定角度。但是这两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编织效应,而且由于加工时材料的裁剪与材料编织纹路对齐的未知性,成角度的走线方式只能大概率的降低编织效应,不能确保完全降低编织效应,有时甚至还有可能增加编织效应。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板及其设计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使得编织效应最小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PCB板设计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承载传输线的传输介质的仿真模型;所述仿真模型的尺寸大于待布线PCB板的尺寸;
将所述待布线PCB板的边框和所述传输线在所述待布线PCB板中的布线网络复制到所述仿真模型中;
移动所述仿真模型或者移动所述边框和所述布线网络,以使所述边框和所述布线网络遍历所述仿真模型中的不同位置,并仿真所述传输线在每一个位置处的编织效应;
确定与最小的编织效应仿真结果对应的位置为所述待布线PCB板和所述传输线的设定位置。
可选的,所述移动所述仿真模型,以使所述边框和所述布线网络遍历所述仿真模型中的不同位置,并仿真所述传输线在每一个位置处的编织效应包括:
步骤S1:控制所述仿真模型至初始位置;
步骤S2:仿真所述传输线的编织效应;
步骤S3:根据预设移动路线,以所述传输线的线宽为移动距离平移所述仿真模型,将平移后的位置作为新的初始位置,并进入步骤S1,直至所述边框和所述布线网络遍历所述仿真模型中的不同位置。
可选的,所述最小的编织效应仿真结果的确定过程包括:
确定所有的编织效应仿真结果的正态分布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