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3125.0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B60W4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自动 驾驶 辅助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指示信息采集模块(1)、车体环境采集模块(2)、物体距离检测模块(3)、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自动驾驶辅助控制端(5)以及车辆驾驶模块(6);
道路指示信息采集模块(1),主要用于采集道路中指示灯的信息、指示牌上的信息以及前方道路是否拥堵或者道路是否能够通行等信息,并根据信息选择合适的道路进行通行;
道路指示信息采集模块(1)包括红绿灯信息采集模块(11)、指示牌采集模块(12)、道路预判模块(13)、道路定位模块(14)以及预留道路路线模块(15);
红绿灯信息采集模块(11)主要采集在通过红绿灯之前,红绿灯的颜色、红绿灯上所显示的时间以及红绿灯的位置信息;
指示牌采集模块(12)主要采集指示牌上的道路指示箭头、该条道路的信息、该条道路连接的其他道路的信息以及该条道路沿途存在的停留场所和距离停留场所的距离,以便人们及时了解道路信息,并根据道路信息做出相应的准备;
道路预判模块(13),用于获取该行驶道路上前方是否出现拥堵的情况、拥堵的原因、通过该拥堵部分道路所需的时间以及该道路前方是否出现封堵的情况和封堵的时间;
道路定位模块(14),用于获取该车辆所处的位置、位于所行驶的道路的具体信息以及车辆周围与该行驶道路连接其他道路的位置信息;
红绿灯信息采集模块(11)和指示牌采集模块(12)采集的信息、道路预判模块(13)获取的前方道路情况、道路定位模块(14)获取的车辆位置信息以及道路信息均传输至预留道路路线模块(15)中,预留道路路线模块(15)结合接收的信息得出该车辆所处位置时,可通行的且避免拥堵的其他道路;
车体环境采集模块(2),用于采集车体外道路的环境,是否出现道路积水或者道路结冰的情况;物体距离检测模块(3),用于采集车体与其外界物体之间的距离,车体环境采集模块(2)、物体距离检测模块(3)和预留道路路线模块(15)的输出端与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用于判断车辆所行驶的道路,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的输出端与自动驾驶辅助控制端(5)的输入端电连接,自动驾驶辅助控制端(5)的输出端与车辆驾驶模块(6)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留道路路线模块(15)将可通行的其他道路信息均传输至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结合车体环境采集模块(2)和物体距离检测模块(3)判断出适合该车辆通行的道路,以供人们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内部设置有道路选择模块(41)、道路判断模块(42)和选择信息输入模块(43);道路判断模块(42)主要用于判断该车辆的行驶道路,选择信息输入模块(43),主要输入驾驶人员所选择行驶道路的信息,道路判断模块(42)和选择信息输入模块(43)输出端与道路选择模块(41)的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道路选择模块(41)主要用于根据道路判断模块(42)中的道路信息以及选择信息输入模块(43)输入的选择条件选择出适合行驶的道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道路的选择条件主要通过选择行驶时间长短、道路是否拥挤、行驶中红绿灯的数量等条件进行选择行驶道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驾驶辅助控制端(5)接收车辆行驶判断模块(4)传输的车辆所行驶的道路信息,并将行驶的道路信息传输至车辆驾驶模块(6)中,车辆驾驶模块(6)根据获取的行驶道路信息,进行驱动车辆按照所获取的道路进行行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停留场所包括加油站、服务区、大型的商场、汽车修理厂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的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31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式皮肤创面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收缩率聚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