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车防钻撞结构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248.0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奇;袁梓豪;丁梦龙;李天豪;张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B60R21/34;B60R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防钻撞 结构 系统 | ||
本发明保护一种货车防钻撞结构和系统,其包括箱体,箱体一侧侧壁上卡合连接有丁字杆,箱体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与箱体底壁连接,丁字杆和触发组件连接,箱体底部连接第一支撑柱,箱体底壁下表面连接有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柱内部上方,触发组件触发时会使气囊组件瞬间充气,第一支撑柱内部还套接有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套接在第二支撑柱内部,第三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卡接组件连接,气囊组件瞬间充气冲击破坏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的卡接组件,使第三支撑柱迅速下降到达地面;通过丁字杆、触发组件、气囊组件结构的配合,发生追尾时使支撑柱快速下降,防止小汽车钻入货车车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碰撞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车防钻撞结构和系统。
背景技术
货车是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其相对于小汽车而言,具有底盘高的特点,由于底盘高,在发生小汽车追尾货车的事故中,经常造成小汽车钻撞进入货车底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货车生产时都要求必须在其尾部安装后防撞护栏,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货车的后防撞护栏只是由单一的狭小管板构成,其受力面积小,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撞缓冲作用。同时,为了满足货车的通过性,后防撞护栏通常距离地面高度较大,对货车底盘无法充分的遮挡,这样的后防撞护栏很难减轻车辆碰撞程度,依然存在小汽车钻进货车底盘,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货车防钻撞结构和系统。在货车正常行驶中,该系统距离地面高度较大,可以满足货车的通过性要求;在发生追尾碰撞时,该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后防撞护栏的迅速下降,更好的起到了防钻撞缓冲作用,提高了对人员生命财产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车防钻撞结构,其包括箱体1,箱体靠近车身的一侧连接有后盖1.2,后盖的外侧壁上部连接车身连接梁1.1,箱体远离车身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冲孔1.3,冲孔卡合连接有丁字杆2,箱体1内部设置有触发组件9,触发组件9与箱体底壁连接,丁字杆2和触发组件连接,箱体1底部连接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内部空心,第一支撑柱3外沿连接在箱体底壁,箱体底壁下表面连接有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柱内部上方,触发组件触发时会使气囊组件瞬间充气,第一支撑柱3内部还套接有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4位于气囊组件下方,第三支撑柱5套接在第二支撑柱4内部,第三支撑柱5和第二支撑柱4通过卡接组件连接,气囊组件瞬间充气冲击破坏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的卡接组件,使第三支撑柱迅速下降到达地面。
进一步地,箱体底壁开设支撑柱孔1.4,支撑柱孔1.4配合连接有气囊底座1.5,气囊底座中心开设有中心孔,触发组件连接在气囊底座1.5上表面,气囊组件连接在气囊底座1.5下表面,气囊底座上还安装有气囊传感器8.2。
进一步地,触发组件9包括上支撑板9.1、上活动板9.2、断裂板9.3、下活动板9.4,上支撑板9.1上端由箱体连接柱9.1.1连接在箱体顶部,上支撑板9.1下端通过圆柱铰链同时连接上活动板9.2一端和断裂板9.3的上端,上活动板另一端和下活动板一端通过同一圆柱铰链与丁字杆2连接,下活动板的另一端通过圆柱销9.4.2嵌入断裂板的底部凹槽9.3.3内。
进一步地,箱体顶壁和底壁之间还连接有顶块7,顶块7位于触发组件9远离丁字杆2的一侧,且顶块7与上支撑板9.1和断裂板9.3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断裂板9.3上设置有多个断裂板孔。
进一步地,丁字杆2包括横杆2.1和顶柱2.2,顶柱2.2与冲孔1.3卡合连接,顶柱伸进箱体的一端端面与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通过同一圆柱铰链连接,顶柱伸出箱体的一端连接横杆2.1。
进一步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发生器8和安全气囊8.1,气囊发生器安装在气囊底座1.5下表面,安全气囊8.1安装在气囊发生器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