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0666.8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超;郭立华;可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A01G13/00;A01N63/30;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5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菌 发酵 产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黑附球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03,可以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施用该发酵液及其制剂够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与黑附球菌孢子菌剂相比,本发明利用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及其制剂受环境影响小,具有施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一个时期内寄生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不会诱发疾病症状,也不会产生外在的明显伤害。调查表明,内生菌对寄主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如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协助植物在恶劣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此外,有些植物内生菌还产生具有抗菌特性的新次生代谢物,保护植物免受细菌、真菌和昆虫等的侵害。
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黑附球菌等植物内生菌孢子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菌剂在田间应用时,其生防效果依赖于菌剂的菌量和活性。因此,菌剂的应用效果受到保存条件、田间环境、植物微生态、自然环境等田间的影响很大,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下施用。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农业技术员可以掌握使用方法,从而达到很好的菌剂施用效果。但基层农民往往受限于知识、精力和经济条件,对菌剂的施用存在看天吃饭的心态。因此活体菌剂因其施用方法复杂,不符合基层农民对简约式、集成式施用的需求。
部分生防微生物是依靠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发生和扩展,因此,开发微生物发酵液及其制剂是生防菌应用的重要途径。在菌株发酵液制备时,一是要充分考虑开发低成本的生防微生物菌株发酵工艺,二是要开发生态型的微生物发酵液制剂加工工艺。制剂一般开发为水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等方便施用的剂型。目前,关于黑附球菌的发酵液及其制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的应用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尤其是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具有防控效果好、受环境影响小、施用方法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黑附球菌的拉丁文名称为Epicoccum nigrum,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03。本发明提供的黑附球菌,分离自北京市种植的玉米叶片经纯化培养筛选获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其命名为黑附球菌38L1,于2021年12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该菌株为发明人意外分离获得,经验证具有拮抗多种病原真菌的优点,例如,对禾谷镰刀菌、灰霉菌、炭疽病菌、灰霉菌、核盘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上述黑附球菌发酵产物不含有黑附球菌菌体(包括菌体产生的孢子)。本发明首次提出该菌株发酵产物可作为制剂,用来防治镰刀菌引发的小麦赤霉病。与黑附球菌孢子菌剂相比,本发明利用黑附球菌发酵产物及其制剂受环境影响小,具有施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开发高效的黑附球菌发酵液及其制剂,能够有效防控农业生产病害,并且对环境友好,保障农民稳产增收。
目前还没有黑附球菌发酵产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报道,本发明首次通过开发有价值的黑附球菌菌株资源,开发发酵产物制备方法,评价应用效果。
本发明对发酵产物的形态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固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黑附球菌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黑附球菌发酵培养,除去菌体,获得黑附球菌发酵产物。
进一步,可以通过过滤和/或离心的方法除去菌体。
进一步,将上述黑附球菌经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0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