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9922.1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荣;苏国平;刘新元;苏浩然;胡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73 | 分类号: | C04B35/573;C04B35/634;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李冬梅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道窑用 碳化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硅粉包埋预制坯,在1600~1750℃下反应烧结;对烧结后的烧结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降低所述烧结坯料中游离硅的含量,热等静压处理温度1300~1500℃,处理压力12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混合均匀的原料粉中加入粘结剂,经搅拌、练制、陈腐后,得到泥料;
对所述泥料进行挤压,得到挤压坯,经烘干后,得到预制坯;
对所述预制坯进行反应烧结,得到烧结坯料;
对所述烧结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得到辊棒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等静压处理保温保压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等静压处理在氩气气氛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粉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粒度为3.5~4μm的第一粒度碳化硅微粉8~14%、粒度为9~10μm的第二粒度碳化硅微粉8~20%、粒度为48~50μm的第三粒度碳化硅微粉30~40%、粒度为98~100μm的第四粒度碳化硅微粉20~40%、20~50nm炭黑2~8%、2.5~3.2μm石墨2~8%,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由质量为所述原料粉质量的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质量为所述原料粉质量的15%的去离子水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坯的相对密度为60~7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制坯进行反应烧结,得到烧结坯料步骤中,在真空气氛下反应烧结。
10.一种辊道窑用碳化硅辊棒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粒度为3.5~4μm的第一粒度碳化硅微粉8~14%、粒度为9~10μm的第二粒度碳化硅微粉8~20%、粒度为48~50μm的第三粒度碳化硅微粉30~40%、粒度为98~100μm的第四粒度碳化硅微粉20~40%、20~50nm炭黑2~8%、2.5~3.2μm石墨2~8%,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辊棒材料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用硅粉包埋预制坯,在1600~1750℃下反应烧结;对烧结后的烧结坯料,进行热等静压处理,降低所述烧结坯料中游离硅的含量,热等静压处理温度1300~1500℃,处理压力1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鼎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9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