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及协作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0652.X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沈烨;田威;廖文和;赵威;张苇;王小刚;王品章;刘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1/00;B23P1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刚度 工业 机器人 被动 柔顺 装置 协作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1)、控制柜与配重元件(2)、AGV小车(3)、连接法兰(4)、法兰盘(5)、承重连接装置(6)、小移动滑块(7)、大移动滑块(8)、被动柔顺装置(9)、吸附工件(10)、第一滑轨(11)以及第二滑轨(12),所述机器人本体(1)、控制柜与配重元件(2)与AGV小车(3)构成了机器人系统,连接法兰(4)固连于承重连接装置(6)上,机器人系统的末端设有法兰盘(5),所述小移动滑块(7)与大移动滑块(8)连接着被动柔顺装置(9)与承重连接装置(6),所述小移动滑块(7)上安装有第一滑轨螺栓(701),小移动滑块(7)通过第一滑轨螺栓(701)沿第二滑轨(12)调节被动柔顺装置(9)的高度,所述大移动滑块(8)上安装有第二滑轨螺栓(801),大移动滑块(8)通过第二滑轨螺栓(801)沿第一滑轨(11)移动被动柔顺装置(9)在承重连接装置(6)上的位置,所述承重连接装置(6)、小移动滑块(7)、大移动滑块(8)以及被动柔顺装置(9)共同构成被动柔顺装置系统,被动柔顺装置系统通过连接法兰(4)与法兰盘(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柔顺装置(9)为MRE被动柔顺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连接装置(6)设计为规则的长方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RE被动柔顺装置(9)包括导气通道(901)、支撑螺栓(902)、上杆(903)、上空气通道(904)、挡圈(905)、厚MRE(906)、环状导磁体(907)、励磁线圈(908)、薄MRE(909)、吸盘(910)、气腔(911)、下空气通道(912)、挡板(913)、导线(914)、导磁外壳(915)以及导磁下杆(9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902)与上杆(903)螺纹连接,以将MRE被动柔顺装置(9)锁在小移动滑块(7)的支撑台(70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901)连接气管,排气时气流由气腔(911),经下空气通道(912)及上空气通道(904)后导出,所述上杆(903)与导磁下杆(916)球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905)位于导磁外壳(915)的外侧以用于限制导磁外壳(915)的位移,所述MRE被动柔顺装置(9)通过将导线(914)缠绕在环状导磁体(907)的方式组成励磁线圈(908),励磁线圈(908)位于厚MRE(906)和挡板(913)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柔顺装置(9)的环状导磁体(907)、导磁外壳(915)、导磁下杆(916)与挡板(913)均选用具有高磁导率、高磁饱和强度及低矫顽力的电磁纯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910)为橡胶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刚度的工业机器人被动柔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MRE(906)与薄MRE(909)均由微米级的羰基铁粉、天然橡胶及硫化剂、增塑剂在磁场下固化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06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