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9992.0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4;F02N19/10;B60S1/02;B60H1/00;B60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康亚健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客车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客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暖风回路、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发动机的温度信息以及环境温度信息,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控制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启闭和开度,以控制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流量、以及控制暖风回路通过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导通和控制暖风回路中的冷却液流量。本发明实现了发动机及暖风系统的综合控制,能够在寒冷环境下实现发动机的快速热机、以及风档玻璃的快速除霜,提高车内升温速度,减少车辆预热时间,且能源消耗少,经济实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客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客车在寒冷环境下,其发动机通常都需要取暖,一般都要设计一套暖风系统,传统的大中型客车采用的是水暖系统,具体方案是使用一套暖风组件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回路,暖风组件包括暖风燃油加热器、除霜器、车内散热器、暖风多联控制开关、水暖管和机械开闭阀门等,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回路包括发动机、集成热管理功能的整车散热器、连接水管等。暖风组件与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回路并联,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驾驶员开启机械阀门,通过暖风多联开关可选择地开启暖风燃油加热器、除霜器和车内散热器,车内散热器(包括司机散热器、乘客散热器、车门踏步散热器等)能够实现车内取暖,除霜器能够为风档玻璃除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暖风系统的热量来源主要靠燃油加热器燃烧燃料加热,以及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冷却余热加热,车内升温速度缓慢,车内取暖效果和风挡玻璃除霜效果较差。在极寒天气条件下,现有的暖风系统发动机热机慢,车辆预热时间长,由于没有进行流量热管理,导致整车冷却热量浪费较大,需要燃烧大量的燃料进行辅助取暖,增加了整车燃料消耗,经济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客车,能够有效解决寒冷天气条件下发动机热机慢的问题,实现风档玻璃快速除霜以及车内温度快速提升,且节能效果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暖风回路、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流量;
所述暖风回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以使所述暖风回路可选择地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所述第二节流阀用于控制所述暖风回路中的冷却液流量;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的温度信息以及环境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启闭和开度、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通断。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暖风回路还包括第一主路和第二主路,所述第一主路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调温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阀连接,所述第二主路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交汇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暖风燃油加热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主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交汇处的下游,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除霜器和车内散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依次连通所述发动机的水泵出水口、所述发动机的内冷却通道、所述发动机的调温器、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发动机的水泵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9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
- 下一篇:一种尿素喷嘴堵塞判断方法、SCR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