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白桦叶际细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6103.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葛梦妍;张连飞;唐杰;于凌峰;吕冠斌;牛犇;刘桂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先蓉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白桦 细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白桦叶际细菌的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白桦叶片进行研磨,得到研磨液;对所述研磨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滤液;对所述滤液进行稀释,得到稀释液;取所述稀释液进行叶际细菌的分离。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可简单有效地提高白桦叶片中可培养叶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白桦叶际细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55年,Last首次提出了“叶际”的概念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Lindow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叶际的概念,并首次提出了叶际微生物学。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研究大多以叶面为主,与根际环境相比,叶际环境的微生物经常要面临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不足,以及剧烈变化的光照、温度和紫外线等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叶际微生物的组成仍然十分丰富且复杂,不同物种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其中细菌是叶际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据推测,其总量超过1026,平均数量为106-107cell/cm2。
叶际细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十分复杂,既有固氮、促进生长和分解残留农药等正面作用,也有引发植物病害等负面作用,植物中一些功能基因的缺失也会导致叶际细菌群落的改变。叶际细菌之间会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在相应的宿主植物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植物的表型的形成也与其叶际微生物的互作密不可分,叶际环境和叶片中含有的糖类和次生代谢物等物质为叶际细菌提供了栖息地,而叶际细菌可以帮助植物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干旱等外界胁迫。分离出这些在抗逆中起到主要作用的细菌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阐释植物的抗逆性,也能够为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然而,叶际的大多数细菌在常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是不可培养的,因此,探索能够提高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方法对研究植物抗逆和生物防治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白桦叶片较其他植物叶片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可能影响其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进一步影响白桦的抗病性,但糖分的存在对白桦叶际细菌的分离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按照常规方法无法得到足够的菌株进行进一步实验。故此,本发明旨在筛选提供一种分离白桦叶际细菌的方法,以增加白桦叶际可培养细菌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白桦叶际细菌的方法,包括:
对白桦叶片进行研磨,得到研磨液;
对所述研磨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滤液;
对所述滤液进行稀释,得到稀释液;
取所述稀释液进行叶际细菌的分离。
进一步地,对白桦叶片进行研磨的过程包括:将白桦叶片加入PBS缓冲液中进行研磨。
进一步地,所述白桦叶片与PBS缓冲液的比例为2g:20mL。
进一步地,研磨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助研。
进一步地,对所述研磨液进行过滤处理中,所述过滤处理采用100目孔径的筛网过滤。
进一步地,对所述滤液进行稀释中,将所述滤液浓度稀释至10-2。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以白桦叶片为材料,银中杨叶片为对照,比较二者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离心法、过滤法以及硫酸铵法三种方法对叶片研磨液进行前处理,分别将三种处理的叶片研磨液以及未处理对照进行稀释涂板,分离、鉴定白桦叶际的可培养细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了过滤法为处理高含糖量叶片材料的最优方法,得到了大量白桦叶际细菌菌株,有助于白桦进一步进行抗病性研究。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可简单有效地提高白桦叶片中可培养叶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6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设备不规则体吊装工艺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线电机驱动船模强迫横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