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5981.5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彦涛;陈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J20/28;B01J20/30;B01J20/32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包琳 |
地址: | 32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沉淀 载体 制备 方法 絮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所述载体包括:内核;吸附层,其包覆在所述内核外围,所述吸附层为多孔吸附材料;所述内核包括:多个预制颗粒,其为废气回收粉末组成的颗粒物;助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预制颗粒之间的间隙内,将多个所述预制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内核,本发明所述的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
背景技术
加载絮凝沉淀是在污水中加入细砂、矿物颗粒、磁种等高密度或磁性不溶颗粒载体,利用载体的吸附能力、以及载体的重力沉降能力或磁性作用加快絮体形成和沉淀的方法,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观感指标,又可以去除水中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加载絮凝沉淀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水处理行业。
在选择加载沉淀的载体时,一方面要求载体具有较大的密度,如此,可发挥更好的重力沉降能力、降低载体粒径、减少载体用量;另一方面要求载体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以便更稳定的吸附絮体;此外,还需要载体具有价格便宜、易于制备、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以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载体有细砂、矿物颗粒等,这类载体的密度和吸附能力受材料本身的特性限制,使得加载絮凝沉淀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难以继续提高;再者,目前常用的加载絮凝沉淀工艺需要设置多个依次串联的沉淀池,如混合池、絮凝池、絮体熟化池、絮体沉淀池等,这使得加载絮凝沉淀工艺的工程造价和占地面积极高,在城区等人口聚集区域或者空间狭小的区域使用受限,使得加载絮凝沉淀技术的应用范围难以拓宽、长期停滞不前;此外,沉淀池中的搅拌体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对载体和絮体产生强烈冲击,导致絮体分解和载体崩解,降低水处理效果和载体循环利用次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加载沉淀的载体、载体制备方法及加载絮凝沉淀方法,以提供一种絮凝沉淀效果好、价格便宜、易于制备、可重复利用的加载沉淀用载体和污水处理过程简单高效、工程造价和占地面积低的加载絮凝沉淀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沉淀的载体,包括:
内核;
吸附层,其包覆在所述内核外围,所述吸附层为多孔吸附材料;
所述内核包括:
多个预制颗粒,其为废气回收粉末组成的颗粒物;
助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预制颗粒之间的间隙内,将多个所述预制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内核。
进一步的,所述内核的平均粒径为50~100um,所述预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20um,所述吸附层的厚度为3~10um。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颗粒为钢铁冶炼厂的废气回收粉末组成的颗粒物。
一种载体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载体,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采用废气回收粉末压制预制颗粒;
S2,采用助剂将多个预制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内核;
S3,在内核的外表面上包覆吸附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废气回收粉末预处理:以废气中回收得到的粉末为原料,将其干燥至恒重后,研磨至平均粒径≤1um,备用;
S12,压制坯块:将研磨后的废气回收粉末置于模具中,压制成相对密度≥80%的坯块;
S13,粉碎制粒:将压制得到的坯块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碎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