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0131.6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江一峰;陈俊;任甲泽;华绍广;徐卫娟;鲁勇;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5/46;E03F5/10;E03F5/14;B01D29/56;A01G22/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防渗 垂直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的组合防渗结构包括垂直防渗墙(10)、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水平防渗系统、过滤排水系统;复合防渗工程结构(12)是由垂直防渗内墙(12‑1)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场/污染场地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12‑3)、垂直防渗外墙(12‑2)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12‑4)构成;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5)、防渗材料保护层(4)、水平防渗层(3)、生态基层(2)、生态层(1)组合构成。本发明同时满足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的工艺要求,实现了固废堆场/污染场地的绿化、美化,而且排水顺畅,排水水质优,不仅节省黏土资源,减少土方使用量,而且施工简便、费用低、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防治之防渗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可广泛用于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固体废物原位处理、废水渗漏收集、河道水质保护等领域,对需要同时进行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要求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更为适用。
背景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企业在生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如钢厂的钢渣、铜冶炼废渣、矿山开采产生的剥离废石(土)等等,大量固体废物长期堆存形成了选冶渣场、排土场等固废堆存场所,雨水进入这些固废堆场,将会产生有害废水,然后这些有害废水进入地下水中,或渗漏出来,就会严重影响当地水系安全,破坏土质、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目前,处置这些固废的主要方法有:异地填埋、就地堆存、就地固化处理,采取的防渗方法有水平防渗、垂直防渗。
异地填埋对于只有少量的固废,在环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比较可行;由于历史原因,对于大量已存在固废,就地管控也是切实可行办法。
水平防渗就是在固废物堆场表面的水平方向建立防渗层,防止雨水或外界新水进入下面的固废堆层,避免固废污染产生新的废水污染地下水。
垂直防渗就是在固废堆场四周或地下水流的下游一定深度范围内建立竖向屏障(防渗墙),阻止被污染水流向其他水域扩散、迁移而污染周边水域。
目前,对固废产生废水的垂直防渗、水平防渗处理,都是分别进行治理,这种分别采取垂直防渗、水平防渗施措施的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费用大。如何使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相互结合,共同构建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体系,对于节省黏土资源、减少土方使用量、简化施工工序、提高防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防渗效果差、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节省黏土资源、减少土方使用量、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防渗效果好的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本发明一种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的组合防渗结构包括垂直防渗墙、复合防渗工程结构、水平防渗系统、过滤排水系统;所述的复合防渗工程结构是由垂直防渗内墙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场/污染场地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垂直防渗外墙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构成;所述的垂直防渗墙位于垂直防渗内墙、垂直防渗外墙之间位置的下部,在垂直防渗内墙和垂直防渗外墙之间的底部设有垂直防渗结合层,垂直防渗内墙、垂直防渗外墙、垂直防渗结合层构成的凹形空间为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所述的水平防渗系统位于垂直防渗内墙靠近固废堆场/污染场地一侧的原有基层之上,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防渗材料保护层、水平防渗层、生态基层、生态层组合构成;在垂直防渗内墙内间隔设有排水孔,在排水孔的进口处顺序设有反滤层、过滤层,排水孔的出口排向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反滤层、过滤层、排水孔、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共同构成过滤排水系统,根据区域环境整治及雨水收集和排放计算确定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的空间大小;其施工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