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动力电池均衡方法和均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0117.6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飞;高科杰;程海峰;杜仑;宋忆宁;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2;B60L58/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云端 数据 动力电池 均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动力电池均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云端服务器根据车机装置上传的电芯数据,计算单串电芯的SOH;
S2:根据单串电芯的SOH确定当前电芯的充电阈值VOLchg,
S3:判断当前电芯电压是否满足充电阈值VOLchg;
S4:根据最小容量电芯与当前充电量的差值Qdiffi作为均衡值对所有电芯进行均衡;
S5:车机模块通过通信单元将均衡值Qdiffi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动力电池均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车机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后开启运算,选取电芯静置时间=N后车辆再次启动时上传的电芯电压VOCV(i,c),其中N为电芯静置的时间阈值,单位为h;i=1,2,3…n,i电芯串标号,n为电芯串总数;
通过OCV法查OCV-SOC表得到校准SOC为SOC(i,c),同时记录当前放电总容量为DisQc;其中:i=1,2,3…n,i电芯串标号,n为电芯串总数;c为第几次满足静置条件,初始值为1;
S12:当电芯再次满足条件1时,电芯电压VOCV(i,c+1),校准SOC为SOC(i,c+1);同时记录当前放电总容量为DisQc+1,记录充电总容量ChgQc+1;
S13:计算两次相邻静态校准差异SOC为△SOCi= SOC(i,c+1)- SOC(i,c),两次相邻静态校准电池充放电总容量变化为:
△Dis_ChgQ=(DisQc+1)-(DisQc)+(ChgQc+1)-(ChgQc),得到电芯充放电SOH为SOHOCVi=100%△Dis_ChgQ/△SOCi*Qcap,其中,Qcap为电芯额定容量; i=1,2,3…n,i电芯串标号,n为电芯串总数;c为第几次满足静置条件,初始值为1;
S14:获取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芯充电数据,判断电芯温度=TempChgL且电芯温度=TempChgT,其中,TempChgL为第一温度阈值,TempChgT为第二温度阈值,并且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
则判断充电过程电芯电压是否经过VolChgL和VolChgH,其中,VolChgL为第一电压阈值,VolChgH为第二电压阈值,且第一电压阈值低于第二电压阈值;若是,
则计算VolChgL、VolChgH之间充电容量VChgQi,得到电芯充电SOH为SOHChgi=100%*VChgQi/ VsetChgQ,VsetChgQ为标定容量值,其中i=1,2,3…n,i电芯串标号,n为电芯串总数;
S15:根据步骤S13、步骤S14得到电芯SOHi=x*SOHOCVi+(1-x)* SOHChgi,其中,x为权重值;i=1,2,3…n,i电芯串标号,n为电芯串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动力电池均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所述根据单串电芯的SOH确定当前电芯的充电阈值VOLchg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电芯SOH查询SOH- TEMP_VOLchg关系表,获得当前电芯SOH下对应的温度和充电阈值VOLchg关系表TEMP_VOLchg,并将TEMP_VOLchg关系表通过通信单元传输给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01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子组件、电机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