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9998.1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别佩;王宁;王浩浩;吴明兴;陈青;王宣定;赵唯嘉;卢恩;黄远明;罗锦庆;陈新宇;夏赞阳;张玉欣;文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吕金金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电源 容量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结合储能与需求响应资源的可靠性约束、基于快速机组组合模型的系统灵活性约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占比约束,以使电力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收敛条件时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对应的储能置信容量系数;根据所述储能置信容量系数,分配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风、光、水、火电、储能等多种类型资源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影响,进而有效地分配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高比例的新能源并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新能源发电具有出电波动大且不确定的特点,这就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如何在电源规划时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传统电源规划时,对于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这就导致了在进行电源规划时对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设想不足,后续在电力系统按计划调配用电资源时发生电力停供等不稳定供电情况,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综合考虑风、光、水、火电、储能等多种类型资源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影响,进而有效地分配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置信容量模型和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
根据所述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置信容量模型、所述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和实际响应时需求侧要素,建立储能与需求响应资源的可靠性约束;
获取间断性可再生能源出力情况和储能系统的容量状态,建立基于快速机组组合模型的系统灵活性约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占比约束;
结合所述储能与需求响应资源的可靠性约束、所述基于快速机组组合模型的系统灵活性约束和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占比约束,以使电力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所述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收敛条件时所述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对应的储能置信容量系数;
根据所述储能置信容量系数,分配间断性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使电力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收敛条件时所述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对应的储能置信容量系数,具体包括:
以使电力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迭代计算,若迭代计算结果满足收敛条件,输出目前储能置信容量系数;
若迭代计算结果不满足收敛条件,重新以使电力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所述储能系统的置信容量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收敛条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迭代计算结果是否满足所述收敛条件的具体过程为:
计算目前储能置信容量系数与上一状态储能置信容量系数的差值、目前储能置信容量系数与上一状态储能置信容量系数的和值;
判断所述差值与所述和值一半的比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预设阈值,则迭代计算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快速机组组合模型的系统灵活性约束,具体包括:火电机组的快速机组组合模型约束、风电出力模型约束、光伏出力模型约束、水电出力模型约束和需求侧响应资源出力模型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