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湿法PU顶棚成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3113.9 | 申请日: | 2022-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旺;楼娣;方腾飞;沈宇鹏;周立;黄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李亦慈;唐银益 |
| 地址: | 3111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湿法 pu 顶棚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湿法PU顶棚成型的方法,包PU泡沫片材滚胶,喷水,铺料,压制成型等步骤,湿法PU成型工艺对PU泡沫在韧性、强度和开孔性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在阅读灯、扶手或A、B、C柱等易开裂的局部区域增加小块玻璃纤维毡,可大幅降低甚至完全避免顶棚成型开裂,且增加了该位置处的强度,本发明工序操作简单,仅须视开裂位置情况在需要的位置增加一小块玻璃纤维毡,对整体顶棚克重影响很小。局部玻璃纤维毡放在顶棚背面,对正面外观没有任何影响,可降低对湿法PU泡沫的韧性及均一性要求,尤其是湿法泡沫容易有烧心现象,烧心位置的泡沫断裂伸长率一般比周围区域明显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汽车湿法PU顶棚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汽车已经逐渐普及成为一种日常的交通代步工具,顶棚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内饰件之一,为满足各类天窗、空调通风管道及各类装饰功能的要求,造型越来越复杂。
汽车顶棚一般采用PU泡沫复合板或GMT复合板等作为基材,目前,还是PU泡沫复合板基材占多数。PU泡沫材料有两类成型方法:一种是PU泡沫、短切玻璃纤维、PE胶膜或胶粉、PET无纺布预先在复合机上做成PU复合板,然后复合板加热后再与面料一起进行模压成型,俗称干法成型;另一种是PU泡沫,玻纤毡、面料等通过热固性胶水直接模压成型,俗称湿法成型。因湿法成型在生产效率、轻量化、热稳定性及NVH等方面相对干法成型更具明显优势,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湿法成型工艺进行顶棚生产。
虽然湿法成型工艺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湿法PU的成型工艺是在常温下将PU泡沫片材放到模具上与其他玻纤毡等辅料直接进行压制成型,在阅读灯、扶手处、或者A、B、C柱等造型复杂的位置非常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造成大量的废品。专利CN109796570 A公布了一种湿法顶棚用的高延伸率PU泡沫板,但在提高PU泡沫延伸率的同时泡沫强度难免肯定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整个顶棚的刚性或强度。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湿法PU顶棚的成型方法,能够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湿法PU顶棚成型工艺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湿法PU顶棚成型的方法,通过局部增加玻璃纤维毡,避免或缓解了生产过程顶棚局部开裂导致的产品报废问题,且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湿法PU汽车顶棚的成型的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PU泡沫片材滚胶:PU泡沫片材在滚胶机上正反两面滚上PU胶,其中滚胶量在50~100g/m2,PU泡沫的密度24~32kg/m3,断裂伸长率在15~30%,PU泡沫片材厚度在5~10mm;
2)喷水:将步骤1)所得滚胶后的PU泡沫片材通过喷水机,将水以雾状形式同时喷到PU片材正反两面,喷水量控制在滚胶量的60~120%之间;
3)铺料:自下而上依次将无纺布、阻隔胶膜、玻璃纤维毡、局部加强玻璃纤维毡、步骤2)所得PU泡沫片材、玻璃纤维毡和顶棚面料铺好,然后通过网链输送机构送至下模具进行合模压制,局部加强玻璃纤维毡的尺寸,视阅读灯、扶手、A、B、C柱等易开裂位置大小而定,长宽各增加3~20cm;
4)压制成型:利用压机上下合模步骤3)铺好的材料得到汽车顶棚,上下模具温度控制在100~140℃,合模速度先快后慢,在上模碰到材料后合模速度降至10-25mm/s,完全合模后保压时间控制在30~45s。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的PU泡沫密度为优选为24-27kg/m3。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的PU泡沫片材厚度优选为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