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0534.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龙;顾秦五风;陈婷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7/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性皮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20‑40份、山药20‑40份、连翘10‑20份、大青叶5‑15份、粉萆薢10‑20份、生地黄8‑16份、当归5‑15份、泽泻5‑15份、车前子5‑1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中药组合物的用途。本发明清热凉血,祛风利湿。本发明明显减轻患者皮肤红斑、干燥、抓痕、表皮糜烂脱落;明显降低细胞间水肿;明显减少表皮和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降低血清中IgE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又名特应性湿疹。可因感染、精神压力、气候变化、刺激物和过敏原等因素作用而加重。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之糜烂渗出等症状。近年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国外报道儿童发病率约15-20%,成人发病率为1-3%。由于其发病率高,长期瘙痒,对患者的身心及生活质量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病的西医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疗效欠满意。中医中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减缓皮损的严重度,迅速缓解患者的瘙痒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专利文献CN101152409A公开了一种治疗郁积性皮炎的中药,属于治疗皮炎的中药。组成:当归15克,丹参20克,鸡血藤25克,土茯苓30克,苦参片 15克。地肤子15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牛膝12克。
而目前关于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20-40份、山药20-40份、连翘10-20份、大青叶5-15份、粉萆薢10-20份、生地黄8-16 份、当归5-15份、泽泻5-15份、车前子5-15份。
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 25-35份、山药25-35份、连翘14-16份、大青叶8-11份、粉萆薢14-16份、生地黄11-13份、当归8-11份、泽泻8-11份、车前子8-11份。
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30 份、山药30份、连翘15份、大青叶9份、粉萆薢15份、生地黄12份、当归 9份、泽泻9份、车前子9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特应性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本方以土茯苓为君药祛风利湿,臣以生地、大青叶、连翘清热解毒凉血,再以泽泻、车前子、粉萆薢、山药为佐使,当归补血活血,山药健脾益气增强其利湿之效。特应性皮炎有渗出、糜烂、水疱等湿热证表现,也常有苔藓化、抓痕等继发性皮损表现,患者常诉瘙痒,此为血虚及风证,因此本方在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基础上,基于“血行风自灭”的理论,联合当归补血,山药益气加强补血,从而增强祛风利湿之功。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之功。本发明治疗原则:清热凉血,祛风利湿。方解:君药:土茯苓;臣药:生地黄、大青叶、连翘;佐使药:当归、车前子、泽泻、粉萆薢、山药;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趋向沉降。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之功效,善治湿疹、皮炎、疥癣、疮肿等损容性疾病。为本方君药。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可治血分有热之损容性疾病,如皮肤瘙痒、身发红斑、白疙、面斑等。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兼可外散风热,凉血消斑。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散消痈肿,散结块,有“疮家圣药”之称。三药共为臣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