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0047.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雄山;田华;汤可;明小兵;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隐藏 把手 加热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其包括车辆空调系统、送风通道、远程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器,其中,车辆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仪表台朝向车门的侧面的空调出风口;送风通道包括设置于车门内表面的入风口和车门内部的空调风管道,当车门关闭时,入风口与空调出风口对接,空调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入风口和外把手;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空调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远程控制系统与车辆空调系统通信连接;温度控制器用于采集车内温度,温度控制器与车辆空调系统通信连接。本申请的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车辆空调系统对车辆隐藏式外把手进行送风加热,使外把手能够正常开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工艺提升和新能源车型兴起,很多车型在外形上寻求改变,其中隐藏式外把手逐步成为风向标。
隐藏式外把手最明显的优点是在外形上更高端,而在性能上可以减小车辆的风阻。但相比传统外把手:需要增加传感器、伸缩器、电机等配件,成本会更高,同时复杂的结构也使其故障率更高。绝大多数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都会在车钥匙对外把手下发外把手开启的指令后、或者在用户靠近车辆的时候自动弹出门把手,用户只需要像正常开门那样再拉一下弹出来的门把手,就可以打车车门了,而在车辆挂前进挡或者开始前进的时候,门把手就会自动隐藏,因此,隐藏式门把手算得上是一个兼顾了设计感和实用性的设计。
另外,在冬季,特别是北方下雪地区,车辆若停在外面,车门外把手很容易被冰冻在里面,此时,车钥匙对外把手下发开启指令,或者用户靠近车辆时,外把手无法自动弹出,也就是外把手无法正常开启,车门也就无法开启,严重影响用户使用,并且容易损坏外把手内部的伸缩机构。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外把手被冻住的情况,一般是给外把手设定破冰模式,简单说就是保证外把手在开启时,有一定的伸缩力,能使其能够克服冰冻力,从而正常弹出,从而实现外把手的正常开启;再或者通过轻轻敲击外把手周边的钣金的方式,使冰层松动,再通过车钥匙开启外把手。上述方案均存在不可控性,当冰块较厚时,不能保证外把手的伸缩力,使其能够克服冰冻力,正常弹出开启;敲击钣金也不一定能够震碎冰层,过大的敲击力会对外把手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以解决隐藏式门外把手被冻住无法开启的问题。
提供一种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其包括:
车辆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仪表台朝向车门的侧面的空调出风口;
送风通道,包括设置于车门内表面的入风口,当车门关闭时,所述入风口与所述空调出风口对接连通;还包括设置于车门内部的空调风管道,所述空调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入风口和外把手;
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空调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与车辆空调系统通信连接;
温度控制器,用于采集车内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与车辆空调系统通信连接;
当车辆空调系统被远程控制系统开启时,车辆空调系统预热并通过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判断,若车内温度小于等于温度阈值,车辆空调系统对外把手送风加热。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设置于外把手,用于判断外把手是否开启,所述传感器与车辆空调系统通信连接;
当传感器感应到外把手为开启状态时,车辆空调系统停止对外把手送风加热;否则,车辆空调系统持续对外把手送风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为手机APP。
进一步的,车辆启动后,车辆空调系统不再受远程控制系统控制。
还一种基于上述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加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0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