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7826.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杜震宇;陈军;刘跃;谢金元;张清琼;刘道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纵向 围堰 结构 | ||
1.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岸边的混凝土平台(3),混凝土平台(3)内预埋有悬臂梁(4),悬臂梁(4)相对于混凝土平台(3)具有朝向河道内伸出的悬伸段,悬臂梁(4)沿着河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根,悬臂梁(4)的悬伸段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下端插入河底,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模袋混凝土(8),模袋混凝土(8)沿着河道长度方向设置;模袋混凝土(8)与混凝土平台(3)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回填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包括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第一立柱(5)的下部和第二立柱(6)的下部均垂直插入河底,第一立柱(5)的上部和第二立柱(6)的上部均与悬臂梁(4)固定连接,位于相邻两根悬臂梁(4)上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围成一个容纳模袋混凝土(8)的空腔;同一根悬臂梁(4)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之间、相邻两根悬臂梁(4)的第一立柱(5)之间、相邻两根悬臂梁(4)的第二立柱(6)之间均通过连接梁(7)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5)设于悬臂梁(4)的端部,第二立柱(6)位于第一立柱(5)与混凝土平台(3)之间的区域;第一立柱(5)和悬臂梁(4)采用工字钢,第二立柱(6)采用槽钢,连接梁(7)采用角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5)设于悬臂梁(4)的端部,第二立柱(6)位于第一立柱(5)与混凝土平台(3)之间的区域;第二立柱(6)与混凝土平台(3)之间预留0.5~2.0m宽度;第二立柱(6)与浇筑的水下混凝土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根悬臂梁(4)上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构成一组立柱,每组立柱的下部用钢绳套(10)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模袋混凝土(8)的底部设置有块石固脚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模袋混凝土(8)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压顶(9)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袋混凝土(8)的模袋内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根连接绳,通过连接绳与固定框架上的固定绳连接固定。
9.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结构,并包括如下步骤:
A、在靠近岸坡的固定基础处浇筑一个混凝土平台(3),并预埋悬臂梁(4)在混凝土平台(3)顶部;
B、固定框架支撑结构施工;
C、模袋混凝土围堰施工;
D、模袋混凝土(8)与混凝土平台(3)之间的区域回填混凝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袋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袋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模袋铺设时上口边用槽钢扣牢,槽钢由链条葫芦连接于固定框架上,底口边及两侧用缝制的拉结带扣牢在固定框架上,使模袋充分拉展开,沿河边缓慢放至河底;模袋自上游往下游敷设,敷设时,上一块模袋的下游侧缝有反滤布,此反滤布平整的压在后一块模袋下面,以保证搭接接头良好;
模袋混凝土灌注前首先拌和砂浆润湿管道,然后输送混凝土至管口后,停止输送,再用绳索扣牢管口悬吊于施工河道边沿;
潜水员入水后摸准模袋灌注口,指挥水上吊放泵车软输送管口吊放至模袋灌注口后,由潜水员将软管口插入袋口,扎牢后,即开机输送灌注混凝土;
灌注好一层模袋后,由潜水员指挥泵车停车,松开模袋灌注袋口扎绳,抽出灌注管后迅速扎牢灌注袋口,同时将输送管口移插至下一袋口;
进一步优选的是,充灌程序采用自上游至下游的充灌方法,每一层模袋施工完成后,应等模袋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时,再进行浇筑第二层模袋混凝土,使模袋混凝土形成瓦状,一层压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78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 下一篇:肺癌患者呕吐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