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5237.9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明;陈森;吕新宁;秦耀伟;李飞飞;孙振杰;姜希伟;王中兴;汪建军;王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阳市裕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7/04;C22B5/10;C22B5/16;C22B13/02;C22B15/00;C22B19/30;C22B23/02;C03C6/10;C25C3/12 |
代理公司: | 烟台君鼎博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56 | 代理人: | 刘洪辉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危险废物 氰化 协同 处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含金属危险废物以及电解铝残阳极拆包干燥,氰化尾渣为散装堆放;S2.将含金属危险废物、氰化尾渣、电解铝残阳极的干基按照比例进行配伍,得到符合工艺要求的均化料;S3.将配伍后的均化料投入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内进行氧化还原熔炼;S4.对熔炼过程产生的含金属烟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可提高金属回收率,实现了无害化处置,未回收的金属存在于玻璃化水碎渣中,无浸出污染风险,可作为建材或喷砂使用,同时该处理方法的熔炼过程无需添加熔剂,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含金属危险废物占有相当比例,主要来自化工、冶金、表面处理、电子元器件制造、印刷等行业,具有化学成分复杂、品位不均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含金属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主要有:湿法浸出、安全填埋、火法鼓风熔炼等。针对含金属危险废物,这些方法中浸出产生的废渣无法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填埋并不能最终避免环境污染,只是延缓了产生时间,都不能真正的实现无害化处置。火法鼓风熔炼方法采用固体料柱熔炼,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低及作业环境差等缺点,且与国家淘汰鼓风炉、提倡使用先进熔炼熔炼工艺的政策不符。
氰化尾渣是黄金冶炼提取贵金属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其成分主要有铁、硅、铝、钙、金等。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回收氰化尾渣中的有价元素,但产生的尾矿需二次处理,额外增加成本,同时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会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有关单位研究利用氰化尾渣烧制建材新方法,该技术流程简单投资成本低,但由于氰化物含量高时存在残留风险,且无法实现金属综合回收,工业应用比较少。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解决了目前对于含金属废物以及氰化尾渣没有高效安全且彻底的处理方法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含金属危险废物和氰化尾渣协同处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干燥
将备料仓库吨包储存的含金属危险废物进行拆包,将其送至干燥机一进行干燥,氰化尾渣为散装堆放,将氰化尾渣送至干燥机二进行干燥,干燥完后输送至各自的地坑中;
S2.配伍
再准备电解铝残阳极,将含金属危险废物、氰化尾渣、电解铝残阳极的干基按照(55~75):(15~30):(13~16)的比例进行配伍,控制镍:0.3~3%、铜:1.5~6%、硫:1%~3%、铁:15%~25%、二氧化硅:11%~18%、氧化钙:3%~8%、三氧化二铝:0.5-3%、铅:0.5%~3.5%、锌:0.5%~3.5%,控制酸性物:氯、氟小于1%,调整产出的炉渣含铁:30%~45%、二氧化硅:30%~35%、氧化钙:3%~20%,得到符合工艺要求的均化料;
含金属危险废物中的镍、铜、硫可以形成锍,捕集其它贵金属后,促使了多金属合金的形成,氰化尾渣中的铁、二氧化硅、氧化钙等形成低比重熔渣,有利于多金属合金的沉降;
加入电解铝残阳极的目的,一方面利用其强的还原性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单质金属,另一方面氧化还原过程放出大量的热可为熔池提供热能;
S3.熔池熔炼
1).将配伍后得到的均化料,投入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内进行氧化还原熔炼,含氧压缩气从风口进入熔体组成的熔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阳市裕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莱阳市裕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5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