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壁式与接触式组合的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4754.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韩一松;池雪林;彭旭东;孙磊磊;高毅;余晓赟;吕剑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D7/16;F28C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田琦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壁 接触 组合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壁式与接触式组合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冷却容器及设置在该冷却容器内的间壁式换热机构和接触式换热机构,冷却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与间壁式换热机构连通的气相进口管及与接触式换热机构连通的气相出口管,且所述气相进口管与间壁式换热机构之间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分布装置;高温气相介质从气相进口管进入冷却容器后,经分布装置使气相介质进行均匀分布并通过间壁式换热机构进行一次换热,一次换热降温后的气相介质通入接触式换热机构内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降温后的气相介质通过气相出口管排出。该结构一方面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另一方面还兼具对气相洗涤的功能,且更加节能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壁式与接触式组合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领域中常用冷流体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有间壁式换热的方式,也有直接接触式换热的方式。另外,在进行高温气体冷却的同时还常伴有洗涤、吸收等功能的需求。间壁式换热适用于有压差、流体之间不宜混合的场合,但相对换热效率低。直接接触式换热适用于有洗涤或吸收需求的场合,相对换热效率高,但若流体之间存在较大压差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能耗损失。对于有多级冷却需求的场合,一般采有多个设备的组合。比如,热交换器+填料塔的型式,设备之间一般采用管道连接,对占地要求大,能耗损失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换热效率更高且功能更加完备的间壁式与接触式组合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间壁式与接触式组合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冷却容器及设置在该冷却容器内的间壁式换热机构和接触式换热机构,冷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该冷却容器进行支撑的支座,冷却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与间壁式换热机构连通的气相进口管及与接触式换热机构连通的气相出口管,且所述气相进口管与间壁式换热机构之间的相对空间内设置有分布装置;高温气相介质从气相进口管进入冷却容器后,经分布装置使气相介质进行均匀分布并通过间壁式换热机构进行一次换热,一次换热降温后的气相介质通入接触式换热机构内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降温后的气相介质通过气相出口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间壁式换热机构包括换热元件及与该换热元件连通的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式换热机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布置的填料层、喷淋装置及除沫器,所述冷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喷淋装置连通的冷流体进口管道,冷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冷流体出口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式换热机构通过底部开口的安装腔体设置在冷却容器内,安装腔体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气相出口管连通,所述间壁式换热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接触式换热机构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间壁式换热机构和接触式换热机构分别设置在冷却容器的左右两侧,且间壁式换热机构与接触式换热机构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断。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将间壁式换热机构和接触式换热机构集成在同一个冷却容器内对气体进行冷却降温,第一级的间壁式换热机构适用于流体之间压差较大的情况,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第二级的接触式换热机构适用于流体之间压差小、可混合的情况,一方面接触式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另一方面,还兼具对气相洗涤的功能。从节能、占地面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