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2605.6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30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光栅 组合 模组 检测 方法 | ||
1.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包括两组L型侧板(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L型侧板(1)的后端顶部和前端分别设有A光源(2A)和B光源(2a),所述A光源(2A)的下方设有第一光栅板(3),所述B光源(2a)的后方设有第二光栅板(4),所述第一光栅板(3)和第二光栅板(4)的表面分别等距离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光栅槽(31)和若干组第二光栅槽(41),若干组所述第一光栅槽(31)和若干组第二光栅槽(41)的位置一一错开,两组所述L型侧板(1)的后端底部依次设有第一分光镜(5)和第二分光镜(6),所述第一分光镜(5)和第二分光镜(6)均呈45°倾斜结构;
两组所述L型侧板(1)的后端和前端分别连接有后侧板(7)和前直角板(8),两组所述L型侧板(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接有底板(9)和顶板(10),所述底板(9)和顶板(10)的表面分别开设有通槽(11)和观察槽(12),所述通槽(11)和观察槽(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观察槽(12)的内部连接有透明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L型侧板(1)的内侧面底部均开设有两组斜槽(14),所述第一分光镜(5)和第二分光镜(6)的两端分别位于四组所述斜槽(1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顶端且位于通槽(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凹槽(15),所述第一分光镜(5)和第二分光镜(6)的底部分别位于两组凹槽(1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A光源(2A)的上方和B光源(2a)的前方分别连接有第一散热器(16)和第二散热器(17),所述第一散热器(16)顶端和第二散热器(17)的前侧面均连接有若干组风扇(18)和电源线(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17)的顶端且位于前直角板(8)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顶端开设有螺栓孔(21),所述前直角板(8)的底部顶端开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栓(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21)和滑槽(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紧固螺栓(2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栓孔(2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17)分别两组L型侧板(1)之间设有间隙,一组所述L型侧板(1)的前端侧面贯穿连接有拉杆(24),且拉杆(24)的一端与第二散热器(17)的侧面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所述的可变光栅组合模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松动紧固螺栓(23),使拉杆(24)带动B光源(2a)、第二光栅板(4)和第二散热器(17)处于左右活动状态,根据若干组第一光栅槽(31)和若干组第二光栅槽(41)的位置,对B光源(2a)、第二光栅板(4)和第二散热器(17)的位置进行调整,重新拧紧紧固螺栓(23);
S2、通过外部光源控制器分别操控A光源(2A)和B光源(2a)分时序点亮,则A光源(2A)工作时,朝向第一光栅板(3)的方向产生光线,部分光线穿过若干组若干组第一光栅槽(31),且经过第一分光镜(5)和第二分光镜(6)两次折射,使折射后的光线穿过通槽(11)照射在待检测反光材料表面,形成明暗交错的光线;以及B光源(2a)工作时,朝向第二光栅板(4)的方向产生光线,部分光线穿过若干组若干组第二光栅槽(41),且穿过第一分光镜(5)并通过第二分光镜(6)产生折射,使折射后的光线穿过通槽(11)照射在待检测反光材料表面,形成明暗交错的光线;
S3、工作人员通过肉眼或检测成像装置,从透明板(13)处向下查看,通过自然光使待检测反光材料表面在明暗交错的光线的作用下形成影像反射至肉眼或检测成像装置,进而分析材料表面是否变形或存在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26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