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66892.X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聪明;龙继才;周前远;付磊;周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B19/06;C03C12/00;C04B38/10;C04B38/06;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发热 基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a、将吸附原料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取出后洗涤晾干;
S2a、取25-45份的基材粉末,2.5-4.5份的胶粘剂,0.2-2.5份分散剂,0.2-1.5份消泡剂,0-40份的造孔剂,15—4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配制成第一浆料;
S3a、将S1a晾干后的吸附原料浸泡于所述第一浆料中,使吸附原料中充满第一浆料;
S4a、将充满第一浆料后的吸附原料干燥得到第一素坯;
S5a、将所述第一素坯高温烧结得到第一多孔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原料为聚氨酯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为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时长为6-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2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不高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粉末为玻璃粉体或陶瓷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体的粒径为0-4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体的成分包括0-80%氧化铝、1-95%氧化硅、0-50氧化镁、0-40%氧化钠、0-70%氧化硼、0-45%五氧化二磷、0-45%氧化钾、0-45%氧化钡、0-45%氧化锶、0-50%氧化锌、0-20%氧化铜、0-25%氧化铁、0-15%氟化钙、0-10%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的粒径为0-10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莫来石、钠长石、硅藻土、磷灰石、硅灰石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包括0%-100%氧化铝、2%-30%氧化钙、0%-90%氧化硅、0%-40%氧化镁、0%-30%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PAF35胶粘剂。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成分包括石蜡、聚丙烯、聚乙烯、植物油、油酸、乙醇、PMMA、碳粉、石墨、聚乙烯醇、乙二醇、聚乙烯醇缩丁醛、PET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成分为PMMA或石墨时,粒径为0—80微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成分为PET时,粒径为0—100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基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a中,通过反复挤压或者真空处理,除去所述吸附原料中气泡,使所述吸附原料中充满第一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668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