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违规变道监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54223.0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刘盛中;焦宾;侯永顺;龚强;周鑫;段正华;郎尅一;靳小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屠晓旭;陈敏 |
地址: | 51145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违规 监测 方法 装置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违规变道监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有效地对车道进行全范围违规变道行为监测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目标车道的车道起点之后的车道沿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车辆监测点;若车辆从车道起点进入到目标车道并且所有第一车辆监测点均未监测到车辆,则判定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若车辆未从车道起点进入到目标车道并且至少一个第一车辆监测点监测到车辆,则判定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通过上述方法,即使车辆在第一车辆监测点监测的车道监测范围以外变道驶入与驶出目标车道,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实现了对目标车道全范围的违规变道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违规变道监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交通技术领域中道路通常会包括多个车道,每两条相邻的车道之间设置有车道线,车道线不仅可以区分不同的车道还可以表示是否能够通过变道驶入与驶出该车道。例如,若当前车道与隔壁车道之间车道线是白色实线,则表示当前车道的车辆不可以变道驶入隔壁车道,隔壁车道的车辆也不可以变道驶入当前车道。然而,当道路中的车辆较多时即使隔壁车道是不能变道驶入与驶出的车道,一些车辆为了节省通行时间也会违规变道驶入隔壁车道,这对其他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能够监测车辆是否违规变道驶入或驶出其他车道,目前常规的监测方法主要是在车道沿线设置车辆抓拍装置并通过车辆抓拍装置采集车辆图像,再对车辆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违规变道驶入或驶出其他车道。由于车辆抓拍装置的车道检测范围有限(如小于50米)且出于经济与维护成本的考虑也无法在车道沿线无缝铺设车辆抓拍装置,因此,在两个车辆抓拍装置之间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车道区域无法对车辆进行违规变道监测,车辆只要在这些车道区域变道就不会被监测到,可见,这种监测方法无法对车道进行全范围的违规变道监测,漏检率较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违规变道监测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如何有效地对车道进行全范围违规变道行为监测的技术问题的违规变道监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违规变道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车辆是否从目标车道的车道起点进入到所述目标车道;其中,所述目标车道包括禁止通过变道驶入与驶出的车道区域,在所述目标车道的车道起点之后的车道沿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车辆监测点;
若所述车辆进入到所述目标车道并且所有第一车辆监测点均未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
若所述车辆未进入到所述目标车道并且至少一个第一车辆监测点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
在上述违规变道监测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目标车道的车道起点与车道终点之间的车道沿线上,所述目标车道所在道路至少包括一个分叉车道,在每个分叉车道的车道沿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车辆监测点,在“若所述车辆进入到所述目标车道并且所有第一车辆监测点均未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某个分叉车道的第二车辆监测点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违规变道行为是车辆从所述目标车道变道驶出并驶入所述某个分叉车道;
若所有分叉车道的第二车辆监测点均未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违规变道行为是车辆从所述目标车道变道驶出。
在上述违规变道监测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目标车道的车道起点与车道终点之间的车道沿线上,所述目标车道所在道路至少包括一个分叉车道,在每个分叉车道的车道沿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车辆监测点,在“若所述车辆未进入到所述目标车道并且至少一个第一车辆监测点监测到所述车辆,则判定所述车辆存在违规变道行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4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