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2334.8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良龙;鲍国丞;王公仆;徐效伟;王冰;彭宝良;陈文明;吴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33/10 | 分类号: | A01D33/1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蔡赵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落薯 机构 甘薯 收获 自适应 集薯装筐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包括落薯机构(1)、机座(2)、升降座(3)、升降驱动装置(4)、检测单元(5)及料筐移动装置(6),所述落薯机构(1)及所述检测单元(5)安装在所述升降座(3)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升降座(3)相对于所述机座(2)作升降运动;
所述落薯机构(1)包括垂直输送单元(11),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上等距安装有多个接薯托板(12),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由输送电机(14)驱动运转;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薯托板(12)相对于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转动安装;
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运转时,向下移动的所述接薯托板(12)均处于展开状态;向上移动的所述接薯托板(12)均处于下垂着的收纳状态;
展开状态下,所述接薯托板(12)与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之间形成V字形的甘薯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移动装置(6)包括座体(61),所述座体(61)上对称安装有四组输送机构(62),各所述输送机构(62)的输送方向均倾斜,四组所述输送机构(62)呈X形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5)为距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筐机构(7),所述上料筐机构(7)包括料筐存储仓(71)及料筐转移机构(72),所述料筐转移机构(72)用于将所述料筐存储仓(71)内的料筐依次转移至所述料筐移动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薯托板(12)包括主体部(121)与支撑部(122);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部(122)贴靠在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上,使得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之间形成所述甘薯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薯托板(12)通过铰接板(13)连接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
所述接薯托板(12)相对于所述铰接板(13)转动安装,所述铰接板(13)固定在所述垂直输送单元(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62)包括输送轮(621)与输送电机(62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筐存储仓(71)内能够堆放多个料筐,所述料筐存储仓(71)的侧部安装有导向条(74)及阻尼条(75);所述导向条(74)及阻尼条(75)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阻尼条(75)对料筐的与压力能够调节;所述料筐存储仓(71)的侧边安装有阻挡装置(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落薯机构的甘薯收获自适应集薯装筐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筐装置(10),所述卸筐装置(10)连接所述料筐移动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23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