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4190.3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秦锐;罗洲;张红亮;程墨;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赵红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冲击力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属于汽车组装测试领域,包括基架,具有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均与水平面平行;气囊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风挡模拟板,通过支架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铰接相连;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上端通过滑轮组安装在支架组件上,调节所述滑轮组使得所述风挡模拟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台之间的夹角得以调节;测力计;其力值传感器粘贴在所述风挡模拟板上,且粘贴的位置与所述气囊固定组件位置正对应;通过设计本方案的测试装置,与前风挡玻璃设计可承受冲击力值进行比对,提前判断风挡玻璃是否破碎以及气囊展开姿态等重要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组装测试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整车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在整车中的布置位置以及周边相关零部件(前风挡、仪表板、出风口、前液晶大屏等)的设计都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点爆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仪表板上表面距离前风挡距离设定值会极大影响到副驾驶安全气囊点爆的时候是否会打破风挡玻璃。
因为仪表板上表面距离前风挡距离的设计值涉及到造型和总布置的前期工作,为了能够明确对这个关键参数设计提出副驾驶安全气囊部分的要求,需要提前获知副驾驶安全气囊在这个环境件设计中起爆之后对前风挡玻璃冲击力值,用以判断前风挡玻璃是否可以承受住气囊冲击,即冲击力值应该小于前风挡玻璃可以承受冲击力值上限。
针对气囊冲击力测量,现有副驾驶安全气囊子系统装置,优点是可以根据副驾驶安全气囊周边环境件设计随意调整相关参数进行实验验证,提前获取气囊冲击力值,以提前判断对前风挡玻璃冲击结果,对整车造型和总布置提出设计要求,缺点是调整时间可能比较长,同时无法进行跟随实际的测试情况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前预研气囊冲击力值,可以准确输出结果,给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安全气囊点爆冲击力测试装置,包括
基架,具有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均与水平面平行;
气囊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
风挡模拟板,通过支架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铰接相连;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上端通过滑轮组安装在支架组件上,调节所述滑轮组使得所述风挡模拟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台之间的夹角得以调节;
测力计;其力值传感器粘贴在所述风挡模拟板上,且粘贴的位置与所述气囊固定组件位置正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升降结构上,所述升降结构的升降动作使得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下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之间的距离得以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架、丝杆、第一转盘和铰接座;
所述升降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
所述丝杆的穿设所述升降架且所述丝杆的下端与所述铰接座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转盘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上端;
所述风挡模拟板与所述铰接座铰接连接;转动所述第一转盘使得所述丝杆转动,铰接座上下运动实现对风挡模拟板的上下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二转盘、长杆,滚轮、滑轮和拉线,所述长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二转盘固定在所述长杆的一端,所述滚轮有两个且在所述长杆上间隔设置;所述滑轮同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基架的顶部且与所述滚轮对应;所述拉线的一端缠绕在所述滚轮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风挡模拟板的上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