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龙碎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490.2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香橼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18;A23C9/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乌龙碎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乌龙碎茶至少包括组分:研磨红茶粉、红茶提取物、奶、糖类、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乳化剂以及水。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的乌龙碎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乌龙碎茶含有红茶茶叶的全部成分,且奶味浓郁,茶感明显,茶香自然,稳定性好,没有沉淀,制备的乌龙碎茶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乌龙碎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
目前生产的RTD(购买直接就能喝的罐装和宝特瓶饮料)奶茶大多采用红茶萃取液或速溶红茶粉和奶复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获得,但是此种方法制备的奶茶存在以下不足:高蛋白含量的奶茶产品中,若红茶萃取液添加量太少,则茶感不足,茶香气不够;若红茶萃取液添加量太多,茶多酚与蛋白的结合导致沉淀增多;速溶红茶粉更是无法提供充足的茶感和茶香。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乌龙碎茶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改善奶茶的口感,并充分发挥茶叶的成分,使得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乌龙碎茶,所述乌龙碎茶至少包括以下组分:
研磨红茶粉、红茶提取物、奶、糖类、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乳化剂以及水。
所述研磨红茶粉是指红茶茶叶经低温球磨技术制备出的超微细粉。
所述红茶是指将新鲜的茶叶经凋萎、揉捻(切)后,然后经发酵,烘干而制成,所述茶叶是指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嫩叶或嫩芽。
优选地,所述研磨红茶粉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0.1%~0.4%;
制备所述红茶提取物所使用的红茶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 0.2%~0.5%;
所述奶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6.0%~8.0%;
所述糖类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4.0%~6.0%;
所述抗氧化剂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0.02%~0.05%;
所述稳定剂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0.3%~0.5%
所述乳化剂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0.1%~0.25%
所述酸度调节剂的重量占整个乌龙碎茶重量的0.02~0.04%;
所述水为余量。
优选地,所述研磨红碎茶的粒径小于等于100μm;
优选地,制备所述红茶提取物所采用的红茶为CTC红碎茶;所述CTC红碎茶是指经CTC工艺制作的红碎茶,茶叶在揉切工序中采取压碎(crush)、撕碎(Tear)、揉捻(curl)的过程。
所述红碎茶是指是将新鲜的茶叶经凋萎、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呈颗粒型碎片,然后经发酵,烘干而制成,所述茶叶是指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嫩叶或嫩芽。
优选地,所述奶为稀奶油和/或炼乳、与乳粉按照重量比1:5~7混合而得;
优选地,所述糖类选自白砂糖、乳糖或果葡糖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单双甘油脂肪酸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D-异抗坏血酸钠、维生素E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香橼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香橼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