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2710.9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中建;张晗;柴路晓;陈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B82Y5/00;B82Y40/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9 | 代理人: | 曾嘉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光控 crispr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包括阳离子聚合物/相变材料核壳结构和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所述CRISPR基因编辑系统附着于阳离子聚合物/相变材料核壳结构中,所述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的粒径为30~200nm;所述阳离子聚合物/相变材料核壳结构包括光热剂、相变材料、阳离子聚合物。该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转染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在细胞内的递送和释放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光控CRISPR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编辑系统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型的基因定点编辑技术,由规律成簇的短间隔重复(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Cas)两部分构成,能够通过使用序列特异性导向RNA分子(sequence-specific guide RNA,gRNA)引导核酸内切酶到靶点,完成对目标基因的删除、添加、激活或抑制。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在癌症、脑部神经疾病、遗传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检测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使用慢病毒、腺病毒及腺相关病毒等病毒型载体递送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其免疫原性较大,可能会引起不希望的自身免疫反应和致癌作用。而且,病毒载体还可能引起插入突变的现象,导致基因编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病毒载体携带DNA的能力有限,且装载质粒过程繁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普及和推广。从2014年开始,非病毒CRISPR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如专利CN 107557393 A公开了一种由磁性纳米材料介导的CRISPR/Cas9 T细胞内递送系统制备方法,将CRISPR系统与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复合,最终在磁场介导下将CRISPR系统介导到T细胞内。专利号CN 104306987B公开了另一种基因载体,其以金纳米颗粒为骨架,利用修饰过的牛血清蛋白包裹金纳米颗粒,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以多糖为骨架的聚阳离子,获得了高于“金标”聚乙烯亚胺(PEI)的转染效率和较低毒性的基因载体,且该载体具有良好的CT成像效果。非病毒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载体虽然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安全性高、有效荷载量大等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1)易被网状内皮系统(RES)清除而影响被靶细胞的内在化,结果造成细胞转染效率不足;(2)在细胞内降解快,导致基因药物不能在胞内高效富集,外源基因转导到宿主细胞后表达时间短;(3)载体被细胞内化后只能被动释放,导致基因编辑难以快速激活,限制了基因编辑的效率。因此,探索具有高转染效率、高稳定性和能够精确释放的适合临床精准治疗的新型CRISPR智能载体成为生物医药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深圳大学,未经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