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增压器组件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2689.2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达;霍翠英;郑碧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3/28;F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吴绍群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处理 系统 增压 组件 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增压器组件及发动机,超紧凑后处理系统包括设有进气接头以连接增压器本体的混合器,连接于进气接头的尿素喷嘴,套设于部分混合器外周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催化盘,壳体设有出气口,催化盘设置于混合器和壳体内壁之间,并套设于混合器外周,催化盘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混合腔和回气腔,壳体的出气口设置于回气腔,混合器的出气端设有混合段,且混合段设置于混合腔。本发明充分利用尾气温度,提高后处理系统转换效率。混合段设置位于催化盘后端的混合腔,可延长混合路径,保证充分混合,提升了尿素均匀性,并能够因形成对催化盘的预热管路,实现转换效率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增压器组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后处理系统指能够将柴油机尾气中的污染物处理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等的催化转化器,由催化剂、喷射系统、混合器及封装结构等组成。
随着排放法规不断升级,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技术挑战越来越大,后处理系统升级及发动机端对排放控制需进一步技术升级,以应对未来国七排放法规要求。
现有后处理系统一般布置在整车车架上,即排气从发动机端涡轮增压器出来,通过较长的排气管道(约2-3米),才能进入后处理催化器,受到排气管道的长度影响,排气管道外露会对排气形成散热效果,有20-60℃温降,因此影响后处理催化剂的转换效率。
因此,如何避免或降低因排气管路的温降对催化剂的转换效率产生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能提前布置,避免排气管路带来的温降,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后处理催化剂的转换效率。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增压器组件。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增压器组件的发动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包括
设有进气接头以连接增压器本体的混合器;
连接于所述进气接头的尿素喷嘴;
套设于部分所述混合器外周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气口;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催化盘,所述催化盘设置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并套设于所述混合器外周,所述催化盘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为混合腔和回气腔;
所述壳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回气腔,所述混合器的出气端设有混合段,且所述混合段设置于所述混合腔。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外周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回气通道,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回气通道末端设置。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混合器出气端设置弧面底碗结构,以引导气流折返至所述回气通道。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催化盘设置于靠近所述混合器进气接头的一端。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催化盘分别与所述壳体内壁、混合器外壁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催化盘为金属环形载体或者环形陶瓷堇青石载体,载体涂覆有铜基分子筛SCR催化剂或钒基SCR催化剂涂层。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包括主管体和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垂直于所述主管体的内壁设置。
作为一种超紧凑后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板靠近进气接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2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