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组合物、制剂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1169.1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李阳;顾进宝;李聪;陈衍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44 | 分类号: | A01N37/44;A01P21/00;A01G22/25;A01G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顾书玲;万志香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木薯 胁迫 组合 制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组合物、制剂及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0.05mM~0.3mMβ‑氨基丁酸和0.05mM~0.3mMγ‑氨基丁酸。本发明的组合物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木薯的抗盐胁迫,且相比起单独使用β‑氨基丁酸或γ‑氨基丁酸,复配使用对木薯幼苗的抗盐胁迫产生了累加的有益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改良木薯对盐的耐受性的育种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制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组合物、制剂、以及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加剧了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非生物胁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作物生产力,威胁全球粮食安全。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不断地面临着一系列非生物胁迫因子的影响,极大程度上阻碍其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Mantri et al.,2014)。非生物胁迫因子,如热、冷、干旱和高盐等对世界农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们使大多数主要作物的平均产量降低了50%以上(Wang et al.,2003)。在这些胁迫中,盐胁迫逐渐影响着世界近7%的土地面积的作物生长和产量(Aliniaeifard et al.,2016a;Aliniaeifard et al.,2016b;Li et al.,2016)。
目前,为了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通常采用常规育种或基因改造的方法,通过筛选或控制与应激反应有关的各种代谢产物、蛋白质和酶的产生的基因,而这些方法特别耗时,很难同时操纵多个基因或途径来满足可变的非生物或生物胁迫条件。因此,需要探索在不操纵基因组信息的情况下应对这些压力的另一种方法。
各种补充化学物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植物的加工过程,以提高其在各种环境胁迫下的存活率和恢复能力。根据化学特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氧-氮-硫物种,激素,氨基酸和合成化合物(Nguyen,Lin et al.2018)。但是两种或多种功能相关的化合物组合使用,却并不一定具有加强的功效。例如,脱落酸(ABA)和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单独使用可以为苹果幼树提供脱水保护,但将其结合在一起并没有显示出优越的功效(Tworkoski,Wisniewski et al,2001)。
此外,对植物使用不同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可能会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或调节不同的转录和转录后事件,而不同信号分子之间的串扰可能导致协同或拮抗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这对植物能量分配至关重要,因此,筛选出一种对植物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且能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制剂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使得木薯可以抵抗高盐胁迫。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0.05mM~0.3mMβ-氨基丁酸和0.05mM~0.3mMγ-氨基丁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括:0.05mM~0.15mMβ-氨基丁酸和0.05mM~0.15mMγ-氨基丁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括:0.08mM~0.12mMβ-氨基丁酸和0.08mM~0.12mMγ-氨基丁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制剂,所述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上述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提高木薯抗盐胁迫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β-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溶于水中,使β-氨基丁酸和γ-氨基丁酸的终浓度均为0.05mM~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