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1072.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1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于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调度 周期 考核 模式 电场 计划 偏差 率整定 方法 | ||
1.一种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全调度周期计划生成用的SCI-LCD模块
所述SCI-LCD模块包括非区间优化子模块和区间优化子模块,其中:
所述非区间优化子模型用于决策相应源-荷-储的确定性计划;
所述区间优化子模块基于非区间优化子模型形成等效净负荷区间数,决策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调度计划区间;
步骤二、风电场全调度周期偏差考核模式设计与发电计划考核曲线形成过程
将风电场仅在少量限风时段接受计划偏差考核的模式,拓展成全调度周期执行计划偏差考核的模式,在新模式下,调度机构应用步骤一的SCI-LCD模型,形成风电场待考核发电计划曲线;
步骤三、基于全周期调度计划信息整定风电场发电计划允许偏差率α
在步骤二提出的模式背景下,应用步骤一的SCI-LCD模块作为求解工具整定风电场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区间优化子模型的目标函数为:限负荷量最少、弃风电量最少、CO2排放量最少,约束条件为:系统有功平衡约束、限后负荷功率约束、风电场相关约束、火电机组相关约束、储能装置相关约束、备用约束、线路安全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安全约束主要考虑线路潮流限值,应用直流潮流模型和功率转移分布因子计算线路有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优化子模块为双层线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从下层模型获取在各时段线路达到极限潮流时各源-荷-储的功率值,下层模型从上层模型获得优化后的各源-荷-储在各时段的功率上/下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场待考核发电计划曲线依下述过程形成:
(1)风电场综合考虑区域电网施行的计划偏差考核标准的严格化程度、电场现有日前功率预测水准、电场自备偏差风险校正手段,经自我优化决策,向电网调度机构申报日前全调度周期的发电计划曲线Pwa(t);
(2)电网调度机构基于系统负荷预测信息和各新能源场站申报的日前发电计划曲线,应用步骤一的SCI-LCD模型,核准各场站Pwa(t)的可行性,或对其适度调整,最终形成各场站可考核的、日前全调度周期的发电计划曲线Pwc(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全调度周期考核模式的风电场计划偏差率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由电网调度机构在综合考虑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的基础上,公布各风电场发电计划统一执行的最大α;
(2)风电场在规定时间之前向电网调度机构申报自我决策后的96点日前发电计划曲线;
(3)电网调度机构启动SCI-LCD模块,输入所有风电场申报计划曲线和系统其他源-荷-储数据,计算发电/充放电计划;
(4)设ΔQL为全调度周期内计划限负荷电量,ΔQL0为设定的阈值,若出现ΔQLΔQL0,则预示公布的α过于宽松,采取按步长Δα逐渐收紧α的方式寻找最优α值;若出现ΔQL≦ΔQL0,则生成常规机组和储能发电/充放电/备用计划、核发风电场计划曲线Pwc(t)和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0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