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抗静电性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944.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贺江波;李冰晶;康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G01R27/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非金属 管材 组合 抗静电 性能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煤矿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抗静电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准备绝缘垫块、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高阻仪;
将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放置于所述绝缘垫块上;
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高阻仪连接;
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电阻;
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电阻;
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外表面之间的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电阻,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紧密附着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间距第一预设距离;
开启所述高阻仪并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预设电压达第一预设时间;
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遍及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一周;
读取所述高阻仪的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电阻,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紧密附着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间距第二预设距离;
开启所述高阻仪并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预设电压达第二预设时间;
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遍及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一周;
读取所述高阻仪的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高阻仪测试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外表面之间的电阻,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极紧密附着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
将所述第二电极紧密附着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间距第三预设距离;
开启所述高阻仪并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预设电压达第三预设时间;
移动所述第一电极遍及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内表面一周;
移动所述第二电极遍及所述非金属管材与管件组合件的外表面一周;
读取所述高阻仪的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900mm-1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50s-70s。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950mm-105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5s-65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为980mm-10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为58s-7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9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