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02279.1 | 申请日: | 2022-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春;王廷华;熊柳林;刘佳;程先硕;杨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郑志裕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癌 pdx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人结直肠癌样本,并进行运输和保存;S2:培养人结直肠癌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S3:细胞换液和传代冻存,并在人结直肠癌原代细胞进行冻存时对细胞进行计数;S4:细胞鉴定:培养人结直肠癌原代细胞,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与HE染色鉴定;S5:细胞接种;S6:对肿瘤组织进行取材和固定后,进行人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观察和指标检测,本发明对人结直肠癌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优化,并构建结直肠癌PDX模型,分别从体内和体外为结直肠癌患者选择不同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制定个体化的精准用药方案奠定基础,操作流程简单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排名世界第3位的常见肿瘤,在各种肿瘤所引起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4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结直肠癌每年全球新发逾百万,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数超过50万。中国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排名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等,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包括内窥镜和外科局部切除,降低术前放疗和全身治疗,广泛的手术局部和转移疾病,局部消融治疗转移,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但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仍较差,尤其是结直肠癌晚期。
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至关重要。传统的细胞系移植瘤模型是将人体肿瘤细胞系(经过体外筛选、传代培养建立的稳定细胞系)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其形成的肿瘤缺乏异质性,且失去了肿瘤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微血管等。因此用于评价新型抗肿瘤药物时,不能真实地反映药物在人体的疗效。
近年来,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逐步发展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工具。而原代培养又称为初代培养,是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其又细分为肿瘤细胞原代培养与非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原代培养获取的肿瘤细胞仍具有二倍体遗传性,最接近和反映体内生长特性,适用于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胞分化等实验研究。与细胞系移植瘤模型相比,原代细胞构建PDX模型较好地保留了人体肿瘤的异质性及肿瘤的微环境,较好地重现了人体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最接近于临床的体内模型。
原代培养肿瘤细胞建立动物移植模型,即是将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从而观察肿瘤细胞的成瘤时间、肿瘤生长情况、移植肿瘤大小及裸鼠摄食、活动状况,并运用分化诱导剂观察其肿瘤细胞分化、增殖与凋亡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与建立好的细胞系相比,原代细胞保留了起源组织的关键特征,更能准确地反映供者间的固有变异性。
PDX模型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保持了与患者相似的遗传特性和肿瘤异质性,为寻找有效的药物抑制肿瘤提供了接近临床级别的准确性,缩短了研究周期,构建PDX模型可以帮助将少量珍贵的临床样本规模快速扩大,为抗肿瘤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提供帮助。PDX模型还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对治疗药物可能产生的反应,包括疗效,毒副作用,吸收程度等,所以国外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模型,通过药效结果指导临床的用药。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通过培养稳定的人结直肠癌原代细胞,进而构建结直肠癌患者的PDX模型,为研究结直肠癌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关键预后靶点的发现,筛选不同的抗肿瘤药物,制定个体化的精准用药方案奠定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2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