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1414.0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韩海斌;苏冰;杨超;蒋沛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9;G06K9/6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田敏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船位 航行 轨迹 特征 印度洋 撑开 掩网掩罩类渔获 种类 渔场 等级 判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渔船作业季节内对各船位点的状态通过VMS数据提取,生成渔船作业状态的轨迹图,根据轨迹图的变化趋势分析船位空间移动距离并根据鱼类生活习性,判断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渔船作业季节,根据VMS数据生成渔船作业航行轨迹图,通过渔船航向和洋流流向的方向差判断渔获种类:
F=|D-Y|
其中:F代表渔获种类,D代表渔船航向,Y代表洋流流向,
(1)F≤15°则判断渔获鲣鱼比例高于鱿鱼比例;
(2)F>15°则判断渔获鱿鱼比例高于鲣鱼比例;
本步骤能够适用于从长时间间隔的远洋平台数据进行掩罩掩网渔获种类的判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渔船作业季节,根据VMS数据生成渔船作业轨迹图,分析船位空间移动距离和鱼类生活习性,根据2021年渔捞日志和一线船长提供的捕捞数据,验证渔场产量等级,本步骤能够适用于长时间间隔的远洋平台数据进行掩罩掩网渔场产量等级的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渔船作业季节选择9月份至次年5月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MS数据包括速度、航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渔场产量等级包括高产、低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掩罩掩网实际作业特点和航行轨迹图,分析掩罩掩网渔船在作业季节中,根据昨天和今天的渔船船位平均变动距离大小来判断渔场是否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渔船船位距离变动不超过10海里时,判定该渔场未发生变化,渔场等级为高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渔船船位距离变动超过10海里时,判定该渔场已发生变化,原渔场等级为低产,需要转移渔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船位和航行轨迹特征的印度洋撑开掩网掩罩类渔获种类和渔场等级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渔场等级的公式为:
(a)渔场高产=∑(S1+S2+S3)+…)≤10海里;
(b)渔场低产=∑(S1+S2+S3)+…)﹥10海里;
其中,S为渔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距离,该距离的单位为:海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4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流层浮空器螺旋桨在线动平衡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