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DN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处理的生物样品的现场读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2130.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蒂埃里·勒鲁;路易斯-玛丽·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LRX技术公司;路德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严小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dna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处理 生物 样品 现场 读取器 | ||
1.一种用于对被接纳于反应管(T)中的待分析的样品执行并读取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的装置(100),所述装置包括:
-室(E),所述室(E)能够接纳所述反应管,所述室包括井状通道(P),所述井状通道(P)由以下部分形成:
i.第一块状件(1),所述第一块状件(1)相对于热是绝缘的,所述第一块状件(1)对于光辐射是不透明的,并且所述第一块状件(1)被开口于所述第一块状件的上部部分上的一个端部处以及所述第一块状件的下部部分上的另一端部处的通孔穿透,
ii.第二块状件(2),所述第二块状件(2)传导热并且对于光辐射是不透明的,所述第二块状件(2)安置在所述第一块状件(1)的下方并且也被开口于所述第二块状件的上部部分上的一个端部处以及所述第二块状件的下部部分上的另一端部处的通孔穿透,所述第二块状件的所述孔延续所述第一块状件的所述孔,
iii.第三块状件(3),所述第三块状件(3)对于光辐射是不透明的,所述第三块状件(3)安置在所述第二块状件(2)的下方并且也被开口于所述第三块状件的上部部分上的一个端部处以及所述第三块状件的下部部分上的另一端部处的通孔穿透,所述第三块状件的所述孔延续所述第二块状件的所述孔,
iv.支承件(5),所述支承件(5)布置在所述第三块状件的下方,所述支承件(5)对于光辐射是不透明的,所述支承件(5)将开口于所述第三块状件的下部面上的所述孔封闭,所述支承件(5)与所述第三块状件一起在所述第二块状件的基部处限定了下部腔(C),所述下部腔能够接纳所述反应管的端部部分,
-可移除的止挡件(8),所述止挡件(8)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并且将开口于所述第一块状件的上部面上的孔封闭,当所述反应管被接纳在所述井状通道中时,所述止挡件防止外部光辐射经由所述止挡件所封闭的所述孔进入到所述井状通道中,并且所述反应管的底部端部部分被接纳在所述下部腔中,
-加热构件(4),所述加热构件(4)与所述第二块状件热接触并连接至控制器件(15),
-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块状件和/或所述加热构件热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及测量器件,
-冷却构件(7),所述冷却构件(7)布置成对所述第二块状件进行冷却并连接至控制器件(16),
-光源(10),所述光源(10)连接至控制器件(17)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反应管被接纳于所述井状通道中时发射光通量,所述光通量被朝向所述反应管的基部引导,
-光通量传感器(13),所述光通量传感器(13)布置成测量波长并且定位成在所述反应管被接纳于所述井状通道中时接收源自所述反应管的光通量,
-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构造成:
i.借助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块状件的温度,
ii.经由所述加热构件的控制器件对所述加热构件进行控制,
iii.对所述冷却构件进行控制,
iv.对由所述光源产生的所述光通量进行控制,
v.对由所述光通量传感器接收的光的强度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还包括关于光的、有线类型的或无线类型的通信器件,所述通信器件布置成在所述计算单元与所述装置外部的装备物件之间传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光源是发光二极管类型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其中,当所述反应管被接纳在所述井状通道(P)中时,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应管(T)之间功能性地插置有光谱滤波器(1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其中,当所述反应管被接纳在所述井状通道(P)中时,在所述反应管(T)与所述光通量传感器(13)之间功能性地插置有光谱滤波器(1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光通量传感器包括与带通滤波器相关联的光电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执行及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光通量传感器是光谱仪类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RX技术公司;路德科技公司,未经LRX技术公司;路德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21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