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202171.7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雄;李敏刚;陈华;何群英;黄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B25J11/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 地址: | 350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轨道 巡检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有轨道及吊轨装置,在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延伸的齿条,所述的吊轨装置悬吊于轨道上沿着轨道移动;还包括有机器人,所述的机器人可活动的吊挂在吊轨装置上,所述的机器人包括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吊杆及蓄电池、平移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图像获取设备,所述伸缩吊杆底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及水下图像获取设备,所述的蓄电池给机器人供电,平移装置上设置有与轨道上的齿条相配合的齿轮,齿轮由电机驱动,水质传感器及图像获取设备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传送给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检测数据准确,传感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是一种水产养殖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2019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10.85万公顷,养殖产量5079.07万吨,居世界首位。2019年,全国工厂化养殖面积达8973.2719万立方米,全国工厂化养殖产量达54.228万吨,但大多数养殖模式还较为粗放,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以福建省养殖鳗鲡为例,全省共有鳗鲡养殖场约2000多家,其中室内工厂化养殖场约1000家,大部分室内工厂化养殖场水质监控信息化程度不高,采用人工模式对养殖水质进行监控的居多,有小部分工厂化养殖场在每口养殖池内安装了一套能自动检测溶氧、水温的设施,但由于该模式需要在每口养殖池内安装一套自动检测装置,投资较大,且由于检测传感器长期浸泡在水中,易附着异物,故障率较高,造成传感器故障率及维修率高,另外,每口池中的传感器受基准点、精度、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使测出的数值与实际差别较大,从而养殖户难以接受该模式,推广应用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对多口养殖池进行间歇式检测的、传感器无须长期浸泡于水中的、可实现多种模式采集的水产养殖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一种水产养殖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有轨道,在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延伸的齿条;还包括有吊轨装置,所述的吊轨装置悬吊于轨道上沿着轨道移动;还包括有机器人,所述的机器人可活动的吊挂在吊轨装置上,所述的机器人包括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吊杆及蓄电池、平移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图像获取设备,所述伸缩吊杆底部设置有水质传感器及水下图像获取设备,所述的蓄电池给机器人供电,平移装置上设置有与轨道上的齿条相配合的齿轮,齿轮由电机驱动,水质传感器及图像获取设备把获得的信号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传送给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在养殖池上设置轨道,将机器人悬挂在吊轨装置上,利用吊轨装置在轨道上移动带动机器人运动,再利用机器人上悬挂的传感器及图像获取设备采集所需要的参数,由于机器人可在轨道上移动及传感器及各获取设备利用伸缩吊杆安装于机器人上,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机器人的运行,就可实现根据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测量及获得所需的参数,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所有的养殖池中分别布置参数及图像获得设备,从而大大节省了养殖户的投入成本及维护使用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为获取设备不同,导致的设备误差所带来的测量结果的误差。采用伸缩式吊杆悬挂传感器及各种图像获取设备,可根据需要调节入水的深浅,实现多场合使用。
所述的轨道为工字型或倒T型轨道,所述的吊轨装置包括有吊轨槽体,所述的吊轨槽体扣在工字型或倒T型轨道“一”字端,吊轨槽体的槽内一侧面设置有吊轨顶轮,吊轨顶轮抵在工字型或倒T型轨道的直端侧面,在吊轨槽体的槽内另一侧面设置有一吊轨托轮,所述的吊轨托轮支撑在工字型或T型轨道的槽底,所述的平移装置的齿轮与设置在轨道上的齿条相咬合。
所述的齿条设置于轨道直端侧面。
所述的机器人通过悬挂螺钉与吊轨装置相活动连接。
将机器人与吊轨装置活动连接可使机器人与轨道上自由滑动。
在轨道的端部设置有充电装置。
设置充电装置方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轨道的转弯半径RN需不小于0.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2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气压罐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燕窝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