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3117.2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同跃;李金旺;王小兵;柏代状;郭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2;B64C27/52;B64C27/68;B64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涵道 动力 系统 小型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采用置于机身两侧、对称布局的双涵道动力系统,双涵道风扇通过倾转轴与机身相连,通过控制固定在机身的快速舵机分别控制两个涵道的角度进而提供矢量推力,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垂直起降的升力和空中快速变换姿态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人机垂直升降,高空中迅速变姿,抗扰动能力强,能耗低,安全可靠,同时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实现复杂环境下侦查,救援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因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尤其在军事侦察、反恐、公安、消防、森林巡查、核泄漏探测以及救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需求。
无人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其续航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影响小型电动无人机续航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无人机的自身重量、飞行速度、飞行状态、环境温度、电池参数等,但目前现有的电动无人机普遍续航较短。此外,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还需要保证无人机可以快速,安全地改变自身姿态,并且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所以随着许多领域对无人机系统需求的增加,而现有的无人机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因此开展新型无人机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涵道无人机相比旋翼无人机来说,其结构更加紧凑,前飞时飞行阻力小,飞行姿态更接近于固定翼飞机,另外,由于螺旋桨被涵道环扩,无人机气动噪声的传播受到了涵道壁的阻挡,使得其噪音低,隐蔽性好并且不易影响到其他人员和设备,利于在城市中执行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无人机续航时间短,噪音大,作业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包括机身、起落架结构、旋转机构、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涵道倾转机构,所述机身底部固定连接起落架结构,所述机身左右两侧安装旋转机构、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和涵道倾转机构,所述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与旋转机构相连,涵道倾转机构与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相连,所述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左右对称,能够在涵道倾转机构控制下通过旋转机构相对机身独立进行前后倾转,从而实现无人机的前飞、后飞、左侧飞行、右侧飞行及转弯和调整气流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机身包括连接杆和固定板,连接杆连接左右两侧机身,固定板连接起落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起落架结构包括固定架、缓冲架、着地架,固定架与固定板连接,缓冲架与固定架之间设置为135°夹角,着地架前端设置仰角45°。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机构为两个独立轴承,并且分别与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的支撑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包括外涵道、支撑涵道动力飞行器的支撑架、驱动电机、旋叶片机构,驱动电机和旋叶片机构都安装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旋叶片机构为三叶旋叶片。
优选地,所述的涵道倾转机构是四杆机构,包括底座、摇杆、两个连杆,底座对称固定在机身两侧,摇杆通过铰链与底座相连,摇杆与两个连杆通过球铰链连接且成对称分布,两个摇杆分别与底座相连提供倾转力,两个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与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舵机和涵道电机作为无人机的动力源,减少了无人机功耗和机体质量,从而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3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盒机预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科用卧床清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