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3117.2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同跃;李金旺;王小兵;柏代状;郭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2;B64C27/52;B64C27/68;B64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涵道 动力 系统 小型 无人机 | ||
1.一种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包括机身(1)、起落架结构(2)、旋转机构(3)、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涵道倾转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底部固定连接起落架结构(2),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安装旋转机构(3)、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和涵道倾转机构(5),所述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与旋转机构(3)相连,涵道倾转机构(5)与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相连,所述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左右对称,能够在涵道倾转机构(5)控制下通过旋转机构(3)相对机身独立进行前后倾转,从而实现无人机的前飞、后飞、左侧飞行、右侧飞行及转弯和调整气流的功能;
组成的涵道系统的两种组合如下:
双涵道同向倾斜同角度: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相同的角度,涵道拉力可使无人机向倾斜的方向加速行驶;
双涵道反向倾斜同角度: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向着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同的角度,能够使得无人机向左或向右旋转,实现无人机的转弯;
所述的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包括外涵道(41)、支撑涵道动力飞行器的支撑架(42)、驱动电机(43)、旋叶片机构(44),驱动电机(43)和旋叶片机构(44)都安装在支撑架(42)上;无人机的升降和加减速由系统的升力矢量大小变换而产生,而系统升力矢量大小变化由左右涵道驱动电机(43)控制旋叶片机构(44)速度组合而成;
系统的姿态的变换由系统竖直的升力矢量方向变换而产生,而系统升力矢量方向变化由涵道倾转机构(5)控制外涵道(41)倾斜程度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包括连接杆(11)和固定板(12),连接杆(11)连接左右两侧机身(1),固定板(12)连接起落架结构(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结构(2)包括固定架(21)、缓冲架(22)、着地架(23),固定架(21)与固定板(12)连接,缓冲架(22)与固定架(21)之间设置为135°夹角,着地架(23)前端设置仰角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3)为两个独立轴承(31),并且分别与两个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的支撑架(4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叶片机构(44)为三叶旋叶片(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动力系统的轻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道倾转机构(5)是四杆机构,包括底座(51)、摇杆(52)、两个连杆(53),底座对称固定在机身(1)两侧,摇杆(52)通过铰链与底座(51)相连,摇杆(52)与两个连杆(53)通过球铰链连接且成对称分布,两个摇杆(52)分别与底座(51)相连提供倾转力,两个连杆(53)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与双涵道式动力飞行器(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31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盒机预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科用卧床清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