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真空制动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7746.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吕绪儒;张杰;王孝均;陈卫;韩朋玉;刘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6L3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何全陆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真空 制动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真空制动软管,包括真空制动软管本体和设在真空制动软管本体端部的弹性卡箍,所述真空制动软管本体端部的外径小于真空制动软管本体主体的外径从而形成变径段,变径段处形成用于对弹性卡箍装配限位的定位凸起。该汽车真空制动软管结构设计合理,卡箍装配更便捷,不需再目视喷涂标识位置确定是否装配到位,避免了卡箍装配不到位的问题,并且弹性卡箍套入装配更加容易,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真空制动软管。
背景技术
汽车真空制动软管是汽车真空助力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其连接真空罐和尼龙真空管,一般集成在尼龙管上,以真空管总成的形式由供应商发主机厂,再由主机厂将其与真空罐相连。在与真空罐连接时,为避免出现真空泄露的情况,多采用双耳卡箍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现有卡箍的定位方式多为在胶管上喷涂定位标识4;该结构的真空制动软管存在喷涂标识易脱落问题,卡接时只能靠操作人员自行控制,无强制保证措施,易出现卡箍装配不到位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真空制动软管,以达到卡箍装配位置准确以及便捷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汽车真空制动软管,包括真空制动软管本体和设在真空制动软管本体端部的弹性卡箍,所述真空制动软管本体端部的外径小于真空制动软管本体主体的外径从而形成变径段,变径段处形成用于对弹性卡箍装配限位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
所述定位凸起为弧形过渡的环形台阶。
所述弹性卡箍对应定位凸起的内侧边缘设有翻边。
所述真空制动软管本体的端部外缘上设有用于定位弹性卡箍的限位凸起,弹性卡箍上对应限位凸起设有相适配的定位槽。
所述翻边为弧形翻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汽车真空制动软管结构设计合理,卡箍装配更便捷,不需再目视喷涂标识位置确定是否装配到位,避免了卡箍装配不到位的问题,并且弹性卡箍套入装配更加容易,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制动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真空制动软管本体、2.弹性卡箍、3.定位凸台、4.定位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汽车真空制动软管,包括真空制动软管本体1和设在真空制动软管本体1端部的弹性卡箍2,真空制动软管本体1的一端接尼龙真空管,真空制动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接真空罐,通过弹性卡箍2与真空罐的接口相连。
真空制动软管本体1端部的外径小于真空制动软管本体主体的外径从而形成变径段,变径段处形成用于对弹性卡箍装配限位的定位凸起3;卡箍装配更便捷,不需再目视喷涂标识位置确定是否装配到位,避免了卡箍装配不到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将真空制动软管设计为变径的异形管,根据选型完成后卡箍的最大工作内径,将真空制动软管的外径进行加粗。加粗位置从尼龙管侧起,至卡箍定位上限处止,避免卡箍装配不到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7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被子防压防护器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单元式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