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34748.2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佟林;宋永乐;束萍萍;陈枫雨;郭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E05C17/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陈卫国;卢鸳凤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背 撑杆 车身 装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刚度的同时实现车身的轻量化的问题。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包括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上具有用于安装后背门撑杆的安装部,所述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D柱内板和安装部相固连且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形成加强腔。本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提高了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的强度和刚度,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环保、降低能耗而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现有很多新能源车都配备了后背门,后背门开启通过撑杆支撑,撑杆的安装刚度对后背门开启耐久及开启状态都十分重要,刚度不足会导致耐久不佳,失效,后背门开启晃动等问题。
现有后背门撑杆的安装点位置通常位于车身的D柱加强板上,D柱加强板固定在D柱内板上,为了提升安装点刚度,通常的做法是增加D柱加强板料厚,由于D柱加强板的体积较大,这样增加D柱加强板料厚带来了重量的大量增加,不利于车身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刚度的同时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包括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上具有用于安装后背门撑杆的安装部,所述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D柱内板和安装部相固连且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形成加强腔。
使后背门撑杆安装在D柱加强板的安装部,加强板设置在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之间,加强板分别与D柱内板和安装部相固连且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形成加强腔,后背门撑杆的安装点的位置位于加强腔处,加强腔提高了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的刚度,通过设置加强板并形成加强腔方式来提高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的刚度相对于增厚D柱加强板而言,加强板的重量相对于增厚的D柱加强板的重量明显较少,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加强腔的设置提高了D柱加强板和D柱内板整体的刚度,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均位于车身后部,提高了车身后部的NVH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三者依次连接呈Z字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D柱内板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焊接,所述中间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D柱内板合围形成所述的加强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具有用于后背门撑杆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一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三者依次连接呈Z字形保证了加强板与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的连接强度,从而就提高了整体的刚度,安装孔和通孔的设置,使后背门撑杆通过通孔和安装孔将后背门撑杆安装在安装部上,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焊接以及加强腔提高了后背门撑杆安装点位置的刚度。
在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所述安装孔和通孔均为两个。后背门撑杆通过两个安装孔和两个通孔进行安装使后背门撑杆连接更加牢靠。
在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边缘处向上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D柱内板焊接。翻边实现与D柱内板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加强板、D柱内板和D柱加强板三者的连接强度,从而整体提高了车身的刚度,提高了车身后部的NVH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后背门撑杆车身安装点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具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保证了翻边实现与D柱内板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4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沙地轮胎花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专用多级袋式过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