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滚针式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7894.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玮;陆宏伟;孙志良;黄厚望;熊江文;李林;张文宝;刘慧君;龚梦杰;方祥辉;俞利清;赵晓宇;郑璐斌;由孟起;冯柯瑜;邵引春;陈浈炜;周金锁;郭董辉;张盛;郑龙;蒋家昊;姚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滚针式 差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滚针式差速器,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包括:差速器轴套,其内设有环形限位部,环形限位部设有第一滚针限位槽;挡圈,其位于差速器轴套内,挡圈设有第二滚针限位槽,挡圈与环形限位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差速器轮盘,其包括差速齿轮,差速齿轮位于安装空间内;滚针组件,其包括大滚针和小滚针,大滚针和小滚针均设置在差速齿轮的齿顶间隙内,小滚针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滚针限位槽和第二滚针限位槽内。本差速器可运用到小型汽车的减速器中,在缩小差速器的同时可以使整个减速器的体积缩小,节省空间资源,并且通过滚针组件的设置,减小了传动及差速中的磨损,提高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滚针式差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弯道转向时,内外两侧车轮的转速会有所不同,外侧车轮的行驶路程更长,此时车轮转速比内部车轮的转速更快。正常行驶时的车辆,其两侧车轮转速相同,倘若此时转向,左右车轮转速不同构成了一侧车轮必然打滑,其产生的结果是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推头或甩尾。此时需要差速器来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实现外侧车轮转速高于内部车轮的转速,消除打滑,提高车辆的弯道通过性及安全性。
生活中常见的差速器有齿轮式差速器、双蜗杆差速器、Torsen LSD差速器、Haldex多片离合中央差速器等,其中托森差速器缺点在于,若某一驱动轮突然失去牵引力,另一个车轮也将彻底失去牵引力,并且制造较为复杂昂贵,而上述差速器由于整体结构过大,占据空间较大,导致其无法应用于较小型的车辆(如沙滩车、卡丁车、巴哈车等)。
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存在一些适用于小型车辆的差速器,但这类差速器往往采用的是直接接触摩擦的摩擦式棘轮机构,其存在损耗较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车辆、使用寿命长的单向滚针式差速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向滚针式差速器,包括:
差速器轴套,其内设有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设有第一滚针限位槽;
挡圈,其位于所述差速器轴套内,所述挡圈设有第二滚针限位槽,所述挡圈与所述环形限位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差速器轮盘,其包括差速齿轮,所述差速齿轮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滚针组件,其包括大滚针以及小滚针,所述大滚针以及所述小滚针均设置在所述差速齿轮的齿顶间隙内,所述小滚针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针限位槽以及所述第二滚针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滚针可同时与所述差速齿轮的相邻两个齿抵接,所述小滚针可在所述差速齿轮的齿顶间隙内沿着所述第一滚针限位槽以及所述第二滚针限位槽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差速器轴套设有输出齿轮座,所述输出齿轮座与外接的减速器输出齿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差速器轮盘还包括差速连接轴,所述差速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差速齿轮连接且另一端开设有花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输出轴,其两端分别为内花键轴以及外花键轴,所述内花键轴插入所述花键槽内并与所述差速连接轴连接,所述外花键轴用于与外接的车辆半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差速连接轴设有环形卡接部,所述环形卡接部靠近所述差速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圈设有环形卡接槽,所述挡圈通过所述环形卡接槽与所述环形卡接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卡簧,其套设于所述差速器连接轴并与所述挡圈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7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