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集成式半挂车登车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9246.1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苑敏菊;谭建平;周国防;梁仲文;罗肖;田宾宾;戴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刘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嘉定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集成 半挂车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集成式半挂车登车平台,属于车辆装配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登车平台骨架,在登车平台骨架的内围设置有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二者互相平行构成平行双轨;在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之间配置有移动骨架;在近身侧前支撑杆、近身侧后支撑杆、远身侧前支撑杆、远身侧后支撑杆构成的平行四棱框架内等距间隔的配置有阶梯登台板;移动骨架、平行四棱框架、最高位阶梯板以及各个阶梯登台板共同构成抽拉梯。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也同时提高了抽拉梯的使用安全性,有效保证登车人员的安全。抽拉梯的收纳和外探展出,使操作执行更快捷方便,有效提高执行力,更有利于半挂车车厢的拓展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厢集成式半挂车登车平台。
背景技术
一般的,半挂车集成式车厢的高度位置普遍很高,具有一定的离地间距,登车时需要借助外物来攀登,才能从地面到达登车平台。传统的登车平台多是和地面之间搭坐一架步梯,利用步梯来攀登。步梯的配置多是采用独立脱离状态的配件,其底端抵靠在底面上,顶端悬搭在登车平台上,完全没有安全保障;步梯的结构也比较单一,往往是单钢管焊接而成,其稳定性比较差。如此独立脱离的步梯能够灵活的随车装载,随意放置,但是牺牲了很大的安全性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厢集成式半挂车登车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集成式半挂车登车平台,其结构包括登车平台骨架,
在登车平台骨架的内围设置有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二者互相平行构成平行双轨;
在近身端轨道和远身端轨道之间配置有移动骨架;
移动骨架是由近身侧槽钢、远身侧槽钢以及二者之间固定连接的横梁构成,近身侧槽钢、远身侧槽钢二者互相平行;
近身侧槽钢滑动配合在近身端轨道内,远身侧槽钢滑动配合在远身端轨道内,
移动骨架通过近身侧槽钢和近身端轨道的滑动配合、以及远身侧槽钢和远身端轨道的滑动配合与平行双轨滑动连接;
近身侧槽钢、远身侧槽钢之间固定连接有最高位阶梯板;
近身侧槽钢的槽口朝下设置,
近身侧槽钢槽口部的前端高位处铰接有近身侧前支撑杆,
近身侧槽钢槽口部的后端低位处铰接有近身侧后支撑杆;
远身侧槽钢的槽口朝下设置,
远身侧槽钢槽口部的前端高位处铰接有远身侧前支撑杆,
远身侧槽钢槽口部的后端低位处铰接有远身侧后支撑杆;
近身侧前支撑杆、近身侧后支撑杆、远身侧前支撑杆、远身侧后支撑杆四者两两平行;
近身侧前支撑杆、近身侧后支撑杆在近身侧槽钢上的铰接点位和远身侧前支撑杆、远身侧后支撑杆在远身侧槽钢上的铰接点位于远近方向上相对应;
在近身侧前支撑杆、近身侧后支撑杆、远身侧前支撑杆、远身侧后支撑杆构成的平行四棱框架内等距间隔的配置有阶梯登台板;
各个阶梯登台板均与最高位阶梯板相平行,且各个阶梯登台板的远近边缘处均与其临靠的平行四棱框架相铰接;
移动骨架、平行四棱框架、最高位阶梯板以及各个阶梯登台板共同构成抽拉梯;
在登车平台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悬梁。
平行双轨的顶面固定覆盖有顶面棱板;
平行双轨的底面固定覆盖有底面棱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未经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9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除霜期间冷热抵消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下一篇:一种通讯接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