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35399.5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3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段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千代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02;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石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包括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一侧设置有蓄热层,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和蓄热层共同包覆于上层保护层和下层保护层之间,且所述上层保护层内部设置有若干突触,所述突触依次贯穿石墨烯发热膜和蓄热层与下层保护层相接触,所述蓄热层为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以及石蜡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石墨烯发热膜产生的热量,能够被蓄热层高效吸收,利用相变材料的高蓄热能力能够为石墨烯发热膜提供保温能力,减少了热量的损失,通过位于上层保护层上突触的设置,能够为上层保护层提供足够的支撑,可避免相变材料受外力作用而轻易发生形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石墨烯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与石墨单原子层一样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并有如下的特点: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其中3个电子生成sp2键,即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位于pz轨道上的未成键电子,近邻原子的pz轨道与平面成垂直方向可形成π键,新形成的π键呈半填满状态,石墨烯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除了σ键与其他碳原子链接成六角环的蜂窝式层状结构外,每个碳原子的垂直于层平面的pz轨道可以形成贯穿全层的多原子的大π键(与苯环类似),因而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光学性能;
伴随石墨烯技术的发展,各类石墨烯组合物能够赋予石墨烯材料更多的特性,这也是石墨烯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石墨烯材料的电热应用过程中,其蓄热能力往往不足,容易导致石墨烯材料保温性能较差,会造成大量的热损失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包括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一侧设置有蓄热层,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和蓄热层共同包覆于上层保护层和下层保护层之间,且所述上层保护层内部设置有若干突触,所述突触依次贯穿石墨烯发热膜和蓄热层与下层保护层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热层为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以及石蜡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和蓄热层之间设置有间隔膜,且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蓄热层和间隔膜上均对应突触设置有开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保护层的边缘包裹在下层保护层的外侧,且所述上层保护层和下层保护层的重叠区域之间粘接有密封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由多个石墨烯加热膜单元组合构成,每个所述石墨烯加热膜单元均设置有一个电连接点,且电连接点均外接有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保护层、下层保护层和间隔膜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层保护层与突触相接触的位置热熔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石墨烯发热膜产生的热量,能够被蓄热层高效吸收,利用相变材料的高蓄热能力能够为石墨烯发热膜提供保温能力,减少了热量的损失,通过位于上层保护层上突触的设置,能够为上层保护层提供足够的支撑,可避免相变材料受外力作用而轻易发生形变,上层保护层和下层保护层边缘相互包覆,能够获得更大的密封面积,避免开胶情况发生,可广泛应用于地暖、工程采暖、大棚、养殖、道路融雪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石墨烯组合物的结构拆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千代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千代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5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