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6980.2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5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冠鲁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E04G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273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桩主体,所述桩主体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桩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部穿插连接有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底座,桩主体带动第二底座突出收纳槽,使滚轮接触地面,这样移动桩主体十分方便省力,另外转动顶板,环形块四周铰接的支撑杆向桩主体靠拢,始终保持着撑住顶板的底部,保持顶板稳定,这样可以在一些高度不足的地方,仍然适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建筑工程中常使用组合桩来对工程实体起到支撑作用,例如在建设横跨梁类工程实体时,在横跨梁主体成形之前其底部需要组合桩进行支撑,以保证梁主体稳固成型。
中国专利号CN212865682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立桩主体,所述立桩主体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结构体,所述螺纹结构体底端边缘处一体式成型有第一卡块,所述立桩主体的底端外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表面边缘处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底板,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边缘处设计第一卡槽和在立桩主体的底端边缘处设计第一卡块,可以将立桩主体的底端嵌入底座的内部,转动立桩主体将第一卡块卡合在第一卡槽的内部,卡合后通过螺纹结构体旋合螺纹环直至将紧压头的端部嵌入底座。
现有的组合桩,通常增大组合桩底部的接地面积,使其更加稳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移动组合桩时,就显得很沉重,导致移动不便,另外现有组合桩的高度一般固定,稍有高度不足的地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包括桩主体,所述桩主体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桩主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部穿插连接有紧固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桩主体的底端穿插连接于第二螺孔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桩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第二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桩主体顶端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套设有环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块的外侧均匀铰接有四个支撑杆,每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杆所在面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均铰接于支撑杆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冠鲁置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冠鲁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6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骨伤夹板
- 下一篇:一种林业树木种植用刨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