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9627.1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15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全;马龙;黄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闽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22;B23Q3/08;B23Q1/25;B23Q15/013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钢 |
地址: | 35021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d 自动 定位 打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包括支撑架、限位结构、工件台、支撑箱和承载架,支撑架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箱,支撑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工件台,且工件台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限位结构,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龙门架,且龙门架的顶部安装有CCD视觉系统,支撑箱的上方设置有承载架,且承载架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导轨。本实用新型不仅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提高打孔机的打孔精度,提升打孔机的加工效率,还钻头可在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打孔,提升打孔机的加工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由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完成雕刻过程。首先将材料移动到自动打孔机摄像头扫描区域,摄像头扫描到图像之后进行处理并给控制部分信号,控制部分收到信号之后,进一步的处理并控制传动部分动作,使冲头在平面上的X轴,Y轴走位,完成走位动作之后气动部分开始工作,电磁阀控制气缸进行冲孔动作,从而完成板状工件的打孔。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打孔机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打孔机在对板状工作进行打孔时多由工作人员控制工件的位置,并维持不动,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且板状工件易出现偏移晃动的现象,降低了打孔机的打孔精度,现有打孔机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钻头移动灵活性相对较低,降低了打孔机的开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打孔机上的工件易偏移以及开孔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包括支撑架、限位结构、工件台、支撑箱和承载架,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工件台,且所述工件台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龙门架,且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安装有CCD视觉系统,所述支撑箱的上方设置有承载架,且所述承载架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台,且所述滑台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安装有钻头,所述滑台的表面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连接钻头的顶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底端,所述龙门架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第一气缸以及CCD视觉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气缸、限位座、接头、连接臂和限位板,所述工件台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工件台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限位座。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接头,所述限位座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与接头的顶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侧的支撑箱内壁上固定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表面缠绕有多楔带,多楔带与滑台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表面的一侧螺纹处安装有套接块,套接块的顶端与承载架的底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CCD自动定位打孔机不仅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提高打孔机的打孔精度,提升打孔机的加工效率,还钻头可在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打孔,提升打孔机的加工灵活性;
(1)通过设置有限位板和第二气缸等,通过控制面板开启第二气缸工作,使其推动接头上移,由于限位板通过连接臂与限位座活动连接,则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推动限位板向下翻转,直至限位板压住板状工件,从而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提高打孔机的打孔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闽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闽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9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壳保护膜折弯机构
- 下一篇:矿用自动定时定量注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