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速耦合器智能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6593.X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0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念;王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玛格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8;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速 耦合器 智能 冷却 装置 | ||
1.一种调速耦合器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箱体(1)、永磁耦合器(2)、减速箱体(3)、减速箱盖(4)、减速组件、冷却组件和控制器(44),永磁耦合器(2)设置于耦合器箱体(1)内,且永磁耦合器(2)的耦合器输出轴(2a)与耦合器输入轴(2b)分别露出耦合器箱体(1)的两端,减速箱体(3)呈圆筒状,且减速箱体(3)内设有内筒(5),内筒(5)的一端与减速箱体(3)的底端固定,并通过内筒(5)将减速箱体(3)分隔为减速腔(3a)和冷却腔(3b),减速箱体(3)的底端与耦合器箱体(1)上靠近耦合器输出轴(2a)的一端相连,减速箱体(3)的底端设有输出轴过孔,耦合器输出轴(2a)穿过减速箱体(3)底端的输出轴过孔伸入减速腔(3a),减速组件转动设置于减速腔(3a)内,且减速组件与耦合器输出轴(2a)相连,冷却组件设置于冷却腔(3b)内,减速箱盖(4)固定设置于减速箱体(3)的顶端,且减速组件的一端露出减速箱盖(4),所述控制器(44)设置于耦合器箱体(1)上,且所述冷却组件与控制器(44)之间电连接;
所述减速箱盖(4)沿轴向远离减速箱体(3)的一端设有向外成型的轴固定座(4a),轴固定座(4a)为圆筒,所述轴固定座(4a)的底端设有沿轴向贯穿减速箱盖(4)的通孔,轴固定座(4a)的底端设有第一油封槽(4b),所述第一油封槽(4b)内设有第一油封圈(4c),轴固定座(4a)的底端沿靠近侧壁的边沿设有第三限位凸台(4e),轴固定座(4a)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4d),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d)上连接有固定座压盖(16),固定座压盖(16)沿轴线设有轴过孔,固定座压盖(16)靠近轴固定座(4a)的一端向外成型设有第四限位凸台(16a);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直角管接头(17)、第一三通接头(18)、多孔喷油嘴(19)、第二三通接头(20)、多个风道管(21)、多个水道管(22)、一个圆环固定座(23)、一个水箱(24)、一个水泵电机(25)、一个抽风机(27)、一个油泵电机(28)和多个横向铜管(29)和多个纵向铜管(30);所述圆环固定座(23)沿轴向的一端向内成型设有环形凹槽(23a);
所述直角管接头(17)与第一三通接头(18)均固定设置于内筒(5)的外侧壁上,且直角管接头(17)与第一三通接头(18)分别位于内筒(5)上沿竖直面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所述直角管接头(17)与第一三通接头(18)均一端穿过内筒(5)的侧壁伸入减速腔(3a),所述多孔喷油嘴(19)设置于内筒(5)的内壁上,且多孔喷油嘴(19)的进口与第一三通接头(18)伸入减速腔(3a)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接头(20)固定设置于内筒(5)的外壁上靠近减速箱盖(4)的一侧,并在水平面上与直角管接头(17)平行,风道管(21)与水道管(22)为结构相同的矩形管,且风道管(21)与水道管(2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封闭,风道管(21)与水道管(22)的侧壁上均设有进口与出口,风道管(21)与水道管(22)沿厚度方向的一端均设有向内成型的半圆形凹槽(31),风道管(21)上的半圆形凹槽(31)与水道管(22)的半圆形凹槽(31)组合成整圆槽,所述每个风道管(21)分别与一个水道管(22)端面贴合固定,二者上设置的半圆形凹槽(31)组成整圆槽,定义每一组相互贴合固定风道管(21)与水道管(22)为降温管组,多个降温管组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圆环固定座(23)上远离环形凹槽(23a)的一端,圆环固定座(23)上对应每个降温管组的位置均设有贯穿环形凹槽(23a)的通孔,每组降温管组上由半圆形凹槽(31)组成整圆槽内均设有一个纵向铜管(30),且纵向铜管(30)与半圆形凹槽(31)贴合,且每组降温管组内的纵向铜管(30)的一端均穿过圆环固定座(23)上的通孔;
定义以与圆环固定座(23)轴线重合的竖直面为基准面,圆环固定座(23)上对应基准面两侧的位置分别为圆环固定座(23)的左侧与圆环固定座(23)的右侧;所述第二三通接头(20)的两侧出口端分别与两个横向铜管(29)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横向铜管(29)的自由端分别位于圆环固定座(23)的左侧与圆环固定座(23)的右侧;每一侧与第二三通接头(20)出口端相连的横向铜管(29)均与设置于同一侧且距离最近的一个纵向铜管(30)的一端相连,设置于圆环固定座(23)同一侧的降温管组中,相邻两组降温管组内的两个纵向铜管(30)的同一侧的端口通过横向铜管(29)相连,且设置于纵向铜管(30)穿过圆环固定座(23)上的通孔的一端的横向铜管(29)嵌入环形凹槽(23a)内;第一三通接头(18)的两接口端分别设有一个纵向铜管(30),且两个纵向铜管(30)的自由端分别与圆环固定座(23)上左侧和右侧距离第一三通接头(18)最近的两个纵向铜管(30)通过横向铜管(29)相连;
所述多组降温管组中,一组降温管组中风道管(21)的进口与相邻一组降温管组中风道管(21)的出口通过气管(32)气路连接,且其中一组降温管组的风道管(21)的进口不设有气管(32),该风道管(21)通过进口与外界空气连通,与该组降温管组相邻的一组降温管组的风道管(21)的出口通过气管(32)穿过减速箱体(3)的侧壁与抽风机(27)的进气口相连,抽风机(27)固定设置于耦合器箱体(1)上;所述多组降温管组中,一组降温管组中水道管(22)的进口与相邻一组降温管组中水道管(22)的出口通过水管(35)相连,且其中一组降温管组的水道管(22)的进口通过水管(35)穿过减速箱体(3)的侧壁与水泵电机(25)的排水口相连,与该组降温管组相邻的一组降温管组的水道管(22)的出口通过水管(35)穿过减速箱体(3)的侧壁与水箱(24)的进水口相连,水箱(24)的排水口通过金属软管(36)与水泵电机(2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箱(24)与水泵电机(25)均固定设置于耦合器箱体(1)上;
所述油泵电机(28)固定设置于耦合器箱体(1)上,且油泵电机(28)的进口通过第一油管(33)穿过减速箱体(3)的侧壁与直角管接头(17)相连,油泵电机(28)的出口通过第二油管(34)与第二三通接头(20)的进口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44)与抽风机(27)、油泵电机(28)和水泵电机(25)之间电连接,且控制器(44)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玛格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玛格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65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