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苗盘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3452.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18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脉;李佩原;郑吉澍;刘阳;王月巍;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5/02;B25J15/08;B25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盘夹具,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的上侧设置有用于与滑台模组相连的安装盘,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抓取育苗盘的抓手,所述抓手包括位于主体骨架左右两侧的侧抓手,左右延伸的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骨架的下侧的左右两端,左右两侧的侧抓手上对称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两侧的侧抓手上的导向孔,在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对应每个侧抓手设置有控制气缸,两侧的侧抓手的控制气缸位于两侧的侧抓手之间,通过控制气缸控制两侧的侧抓手靠拢和分开从而实现育苗盘的取放。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夹具能实现潮汐式苗床上育苗盘的自动化取放,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夹持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苗盘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潮汐式苗床在生产过程中取、放育苗盘到苗床上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此过程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强度高。为了实现潮汐式苗床育苗盘的自动化入床,设计一款合适的夹具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苗盘夹具,夹持可靠,适合育苗盘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育苗盘夹具,包括主体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骨架的上侧设置有用于与滑台模组相连的安装盘,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抓取育苗盘的抓手,所述抓手包括位于主体骨架左右两侧的侧抓手,左右延伸的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骨架的下侧的左右两端,左右两侧的侧抓手上对称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两侧的侧抓手上的导向孔,在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对应每个侧抓手设置有控制气缸,通过控制气缸控制两侧的侧抓手靠拢和分开从而实现育苗盘的取放。
采用上述方案,将主体骨架安装在滑台模组上,通过滑台模组的XYZ轴的移动来实现将夹具移动到育苗盘的上方,然后通过控制气缸控制将两侧的侧抓手靠拢,将育苗盘抓起,然后再移动主体骨架至苗床上侧,通过控制气缸控制侧抓手张开,将育苗盘放置在苗床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抓手包括抓手本体和用于连接抓手本体的抓手杆,所述抓手本体为竖勾形,每个抓手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手本体,两侧的侧抓手的抓手本体相对设置,所述导向孔位于抓手杆上。
上述方案中:每个抓手杆上设置至少两个抓手本体。提高抓取育苗盘时的夹持可靠性。
上述方案中:每个抓手对应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前后间隔设置。这样提高侧抓手移动的可靠性。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骨架包括左右侧的竖向梁,左右侧的竖向梁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梁相连,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前后间隔设置有多个抓手,所述抓手的控制气缸安装在横向梁的下侧。一个潮汐式苗床上一般可放置多排育苗盘,每排多个,在主体骨架下设置多个抓手,可以一侧抓取一排育苗盘,提高效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骨架的下侧设置有5个抓手。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盘位于主体骨架的中心。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气缸靠侧抓手的缸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侧抓手移动行程的限位头。由于育苗盘本身有一定的宽度,通过设置限位头,从而控制侧抓手的移动距离,避免侧抓手移动的距离过大对育苗盘造成损伤。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盘夹具能实现潮汐式苗床上育苗盘的自动化取放,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夹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侧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3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枪出风咀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爆电动单梁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