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扑翼机起落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0247.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牛艺杰;梁振升;何鳑伟;高镭;徐慧蓉;郝云鹏;赵耕;赵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60;B64C25/34;B64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扑翼机 起落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扑翼机起落架结构,属于扑翼机技术领域。包括前轮、前轮连接架、主支撑架、缓冲液压杆、安装支架、副支撑架、后轮、主缓冲弹簧机构、前轮缓冲弹簧机构,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扑翼机上,主支撑架与安装支架铰接,前轮连接架与主支撑架铰接,前轮安装在前轮连接架底端,副支撑架与安装支架中部铰接,后轮安装在副支撑架底端,缓冲液压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主支撑架和安装支架中部,主缓冲弹簧机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上,前轮缓冲弹簧机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轮连接架和主支撑架上;有更好的缓冲减震作用,提高了扑翼机降落时的安全与稳定性;起飞与降落无需人工辅助,有利于促进扑翼机的发展进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扑翼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扑翼机起落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航空器越来越多样化。且在飞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类对于航空器的控制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在航空器的探索上开始向着仿生飞行器方向发展,目前大量的仿生飞行器被设计研发出来,并利用其噪音小,隐蔽性高的优势开始逐步应用于诸多行业,但是目前扑翼机的起飞与降落均要依靠人的辅助来实现。在起飞时需要人用手抛出,回收时需要人用手接住,这也使得扑翼机的使用有了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目前扑翼机的起飞与降落均要依靠人的辅助来实现。在起飞时需要人用手抛出,回收时需要人用手接住,这也使得扑翼机的使用有了较大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扑翼机起落架结构;本结构仿生鸟类腿部进行设计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扑翼机起飞与降落需要人员辅助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扑翼机的发展进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仿生扑翼机起落架结构主要包括前轮、前轮连接架、主支撑架、缓冲液压杆、安装支架、副支撑架、后轮、主缓冲弹簧机构、前轮缓冲弹簧机构,所述的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扑翼机上,主支撑架顶端与安装支架底端铰接,前轮连接架顶端与主支撑架底端铰接,前轮安装在前轮连接架底端,副支撑架顶端与安装支架中部铰接,后轮安装在副支撑架底端,缓冲液压杆两端分别铰接在主支撑架和安装支架中部,主缓冲弹簧机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上,前轮缓冲弹簧机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轮连接架和主支撑架上。
所述的安装支架通过两安装孔与扑翼机主体连接固定。
所述的前轮连接架与主支撑架、主支撑架与安装支架、主支撑架与副支撑架间的铰接处设有轴承。
所述的前轮缓冲弹簧机构设有两个,分别处于前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仿照鸟类腿部结构设计,有更好的缓冲减震作用,使得扑翼机在滑行时更为平稳,提高了扑翼机降落时的安全与稳定性;起飞与降落无需人工辅助,有利于促进扑翼机的发展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0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外墙保温板材
- 下一篇:一种铸轧法生产铝合金带材的铸轧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