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应急制动轮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9795.2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宇鹏;辛江慧;钱涛;杨威;张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7/18 | 分类号: | B60T1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应急 制动 汽车 多用途 安全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应急制动轮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涉及汽车防撞应急制动技术领域。该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包括电源、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和应急制动模块;所述电源与单片机模块的第一I/O接口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与应急制动模块连接。该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通过传感器模块获取汽车与前车的距离信息、相对速度信息、汽车制动信息以及胎压信息,并通过单片机模块进行分析,在有汽车碰撞危险时或爆胎时,应急制动模块进行安全制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具有应急制动及时,制动效果明显、适用危险情况广泛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应急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应急制动轮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应急制动装置是由前车探测系统、多数据融合算法、制动执行机构组成的一种行车安全装置,属机电产品,通常用于实现各类车辆的防撞应急制动功能。目前的汽车防撞应急制动装置,按前车探测系统选用上分类,可分为:毫米波雷达防撞制动系统、摄像头防撞制动系统、激光雷达防撞制动系统等等;按多数据融合算法的选用上分类,可分为:Mazda防撞制动系统、Fujita防撞制动系统、NHTSA防撞制动系统、Berkeley防撞制动系统等等;按制动执行机构的选用上分类,可分为:电机柱塞泵主动建压防撞制动系统、高压蓄能器主动建压制动系统等等。
现有的汽车防撞应急制动装置均利用了汽车自带的行车制动系统,预警时通过预先填充制动油路油压,当碰撞危险程度达到临界值时采取液压制动,由于采用汽车自带的行车制动系统,在应急制动过程中无法提供更大的制动力,进一步避免碰撞危险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应急制动轮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该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通过传感器模块获取汽车与前车的距离信息、相对速度信息、汽车制动信息以及胎压信息,并通过应急制动模块进行制动,缩短了制动距离,减少了汽车与前方障碍物碰撞的危险,增加了汽车突发爆胎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应急制动轮的汽车多用途应急安全装置,包括电源、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和应急制动模块;所述电源与单片机模块的第一I/O接口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与应急制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测距装置、制动踏板行程检测装置、胎压检测器装置;所述激光测距装置设置于车顶的四个角上,所述制动踏板行程检测装置设置于制动踏板上,所述胎压检测器装置设置于轮胎中。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与单片机模块的第二I/O接口连接,所述制动踏板行程检测装置与单片机模块的第三I/O接口连接,所述胎压检测装置与单片机的第四I/O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制动模块包括:蜂鸣器预警装置和应急制动轮装置,所述蜂鸣器预警装置设置于驾驶室中,所述应急制动轮装置设置于汽车底盘的两前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预警装置与单片机模块的第五I/O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制动轮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杆架、蜗轮蜗杆、齿轮、齿条、油压管道、液压马达、双活塞杆液压缸、工形固定杆架、应急制动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杆架与汽车底盘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的另一端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齿条上,所述齿条与制动踏板焊接连接,所述油压管道上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油压管道的一端与汽车制动主缸连接,所述油压管道的另一端与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双活塞杆液压缸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工形固定杆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工形固定杆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应急制动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管道与双活塞杆液压缸通过转轴固定于工形固定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9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笔
- 下一篇:一种剪力墙穿墙套管及其专用拆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