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仪表板加强梁、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2301.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H04R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板 强梁 控制系统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仪表板加强梁、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和车辆,其中,仪表板加强梁用于连接车身两侧的A柱,仪表板加强梁包括: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第一柱形段靠近主驾驶位且用于安装转向管柱,第二柱形段靠近副驾驶位,其中,第一柱形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柱形段的直径,并且第一柱形段上形成有开口,开口朝向主驾驶位;过渡段,构造为锥形,且连接在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之间;共振片,安装在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的内腔中,分别将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以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共振片转动,以调节共振片之间的夹角。这样,可以调节声音的频率、大小,通过过渡段将声音放大,再通过开口传出,从听觉上提升驾驶乐趣。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声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板加强梁、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汽车已不再只是交通代步工具,也逐渐成为人们驾驶享受、放松及娱乐的驾乘空间,因此,如何提升驾乘人员的听觉享受是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研究课题之一,仪表板加强梁位于车辆前方靠近主副驾位置,是乘客对声音感知较敏感的位置,且随着电动汽车发展,车内安静度提升,人们在听觉方面的驾驶乐趣降低。
相关技术中,由于高频能量通常让人烦躁,而低频能量给人浑厚有力、动力充沛的听觉感受。为提升驾驶听觉乐趣,通常对进气、排气系统进行匹配调校,以降低高频能量成分、提升低频能量成分,而对进气、排气系统进行匹配会影响车辆动力性物理指标、经济性、油耗等指标。若通过匹配调校车内音响系统来提升驾驶听觉乐趣,会增加传感器以及音响的数量,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且需占用一定影音娱乐空间,导致车内影音娱乐享受体验感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板加强梁,该仪表板加强梁能够解决现有车辆在听觉方面的驾驶乐趣较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该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使用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加强梁。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加强梁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仪表板加强梁,用于连接车身两侧的A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加强梁包括:
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所述第一柱形段靠近主驾驶位且用于安装转向管柱,所述第二柱形段靠近副驾驶位,其中,所述第一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形段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柱形段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主驾驶位;
过渡段,构造为锥形,且连接在所述第一柱形段和所述第二柱形段之间;
共振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柱形段和所述第二柱形段的内腔中,分别将所述第一柱形段和所述第二柱形段的内腔分隔成多个腔室;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共振片转动,以调节所述共振片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共振片为多组、且同轴布置,每组所述共振片包括互成角度的两片所述共振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组所述共振片中的至少一组转动。
可选地,多组所述共振片中的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余部分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活动的共振片组连接于旋转连接轴,固定的共振片组连接于固定连接轴,所述旋转连接轴具有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的主体段、以及多段连接至所述主体段的间隔段,所述间隔段同轴套设在所述固定连接轴的外侧,以在相邻的两片固定的所述共振片之间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柱形段的内腔设有一组所述共振片,且所述共振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段的内腔,以将所述第一柱形段分隔成两个所述腔室。
可选地,所述第二柱形段的内腔设有两组交叉布置的所述共振片,以将所述第二柱形段分隔成四个所述腔室,其中一组所述共振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柱形段的内腔,另一组所述共振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柱形段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2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