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电镀亮条总成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8694.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王导;蔡建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弘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95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电镀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电镀亮条总成检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顶端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主转轮,连接柱两侧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顶端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一从转轮,第一主转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从转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连接带,第一主转轮、第一从转轮、第二主转轮及第二从转轮,结合第一弹性连接带以及第二弹性连接带,能够对电镀亮条弧度部分起到很好的支撑,第一压头配合第一主转轮以及第一从转轮,第二压头配合第二主转轮以及第二从转轮,能够对待检测电镀亮条进行固定,保证检测的精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电镀亮条总成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也变得更多样,汽车车身开始使用光亮的装饰条来吸引消费者,例如车顶边框亮条、车窗边框亮条、行李架、尾门装饰条等。现有汽车装饰条在生产加工时,大都需要进行镀铬工艺处理,从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抗腐蚀性以及增进美观等。
目前,工件的镀铬工艺流程大都包括:通过带电吊具吊装工件,并把工件吊入镀铬槽中,带电的工件与槽内的阳极板形成电场,最终使镀液中的铬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工件上进行金属沉积,从而实现镀铬。
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将电镀亮条位置固定,然后对电镀亮条进行检测,由于要求较高的检测精度,需要在检测过程中保证电镀亮条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能够保证检测的精密度,确保电镀亮条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门电镀亮条总成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主转轮,所述连接柱两侧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一从转轮,所述第一主转轮与两个所述第一从转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连接带。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带采用橡胶材料。
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靠近连接柱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靠近第一主转轮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主转轮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头。
所述底板上表面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顶端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转轮,所述微型电机与第二主转轮之间设置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远离微型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从转轮,所述第二主转轮表面设置有第一轮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二从转轮表面设置有第二轮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主转轮与第二从转轮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连接带,所述第二弹性连接带采用橡胶材料。
所述底板上表面连段位置靠近第三支架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座,所述第二电动伸缩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靠近第二主转轮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二主转轮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压头。
所述第一压头位置与第一主转轮相互对应。
所述第二压头位置与第二主转轮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8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